基于惯性传感单元的动作捕捉系统研究与设计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sdgvi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运动生物力学是研究生命体运动的学科,通过生物学与运动力学方法的有机结合,认知运动过程的规律。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运动生物力学测量仪器及分析系统越来越多,如表面肌电测试仪、足底压力分布测试仪、光学动态捕捉仪、测力平台、三维影像测试分析系统等。在全身运动测量设备中,三维影像测试分析系统和光学动态捕捉仪最为常用,但基于三维影像的分析系统数据处理方法与用户操作十分复杂,高精度光学动态捕捉设备价格昂贵,低成本设备的测量精度又难以满足用户需求。因此,针对三维影像数据处理复杂、低成本光学设备测量精度低与环境要求高等问题,本文设计一种基于九轴惯性单元(三轴加速度计、三轴陀螺仪、三轴磁强计)的动作捕捉系统,实现手臂的实时运动测量。主要研究工作如下:  (1)构建基于无线WIFI技术的动作捕捉软硬件平台  在分析不同惯性传感器特性的基础上,自主设计了融合三轴加速度计、三轴陀螺仪和三轴磁强计的九轴惯性测量单元;采用无线WIFI通信技术,解决了安装佩戴繁琐问题,完成了九轴惯性单元数据的异步传输、实时获取的动作捕捉软硬件平台搭建。  (2)研究多源数据融合方法,实现单节点惯性测量单元姿态实时解算  针对常用九轴惯性测量单元数据姿态解算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两级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简化了计算复杂度;针对惯性单元在快速运动下存在线性运动有害加速度问题,构造了一种自适应加速度误差协方差算子,减小了线性运动加速度对姿态解算的影响。  (3)构建手臂模型,实现运动实时捕获  结合手臂解剖学结构原理与运动特点,首先构建手臂四个自由度的刚体铰链简化模型,然后研究单个关节运动测量方法,最后研究了两个关节运动的测量方法。在关节测量初始时刻,设计惯性单元与手臂关节之间快速有效的标定方法,补偿了关节与惯性单元之间的初始误差。设计运动过程中肘关节转动中心位置的解算方法,完成肘关节角计算方案。  本文构建的手臂动作捕捉系统,在通过与商业动作捕捉系统和临床常用的关节角测量仪器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了姿态解算的正确性;通过可视化技术实时将手臂动作还原出来,再次验证了系统的可行性。这些工作也将为日后的全身节点的动作捕捉系统研究和构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他文献
多自主移动机器人系统由于其在空间和功能上的分布性,较强的容错性、鲁棒性和可扩展性等诸多优点,广泛应用于军事、工农业生产、空间探索、医学、交通控制、服务行业等领域。
湿地在维持生态系统平衡和提供能源等方面都起着无可比拟的重要作用,湿地监测是湿地调研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无人船自身可以集成多种技术在湿地中行进,同时被当做动态监测
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是一种在传统机械式手动变速器的基础上改造而成的自动变速器。它既保持了手动变速器传动效率高、燃油经济性好等特点,又具有自动变速器的操控简便
随着火力发电机组向大容量、高参数方向发展,热工过程的特性越来越复杂,对控制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所广泛采用的常规PID控制手段已经渐渐不能满足这种需要。近年来,火电厂热工过程的先进控制方法吸引了众多学者的关注。本人在前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对火电厂热工过程的预测控制策略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包括:(1)针对主蒸汽温度对象在系统负荷变化时表现出的非线性特点,提出了一种主蒸汽温度非线性预测控制策略。
在过去的几十年当中,人脸检测与人脸识别技术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依然没有解决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核心问题。原因在于(1)人脸检测算法本身比较耗时,从而使得整个人脸识
模糊集理论是1965年由美国扎德教授提出来的一种处理不确定性问题的一种有效的软计算方法,它是对经典集合论的有效扩充与发展,着重研究“认知不确定”的问题,所研究对象具有
支持向量机是建立于统计学习理论基础上的一种新的通用学习方法,近年来得到了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传统的支持向量机回归算法(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SVR)只适用于单输出
倒立摆系统是一个高阶次,非线性,强耦合的不稳定系统,对这样一个典型的对象的研究是十分有实际意义的。本文首先阐述了倒立摆的研究成果和发展概况,介绍了它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海底隧道不占地,不妨碍航行,不影响生态环境,不受天气和气候变化影响,是一种非常安全的全天候的海峡通道。但是它在给人类带来了巨大便利和财富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很可
多变量统计过程控制方法(MSPC)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关于化工过程的监测研究,并且得到了专家和学者们的重视。由于化工过程的监测算法可以通过田纳西-伊斯曼(TE)数据来验证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