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超声、MR在布加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BCS)诊断中的价值,探讨BCS影像学检查优选方案,以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
材料与方法:
1.收集我院2009年4月至2009年10月疑诊为BCS的患者60例,均经过超声、MR及DSA检查,DSA确诊病例56例,确诊病例行介入治疗。观察与研究内容包括:下腔静脉、肝右静脉、肝中静脉、肝左静脉及副肝静脉阻塞的类型、程度及范围,根据显示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2.以DSA的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计算超声、MR检查诊断BCS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采用X2检验DSA与超声、MR诊断BCS的临床检出率,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计算超声、MR检查显示各静脉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将超声、MR显示下腔静脉、肝静脉病变分级情况与DSA病变分级情况进行一致性分析。
3.根据祖茂衡教授BCS分型方案,将超声、MR检查的结果与DSA结果进行一致性分析。
4.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采用kappa检验进行一致性分析,p<0.05作为有无统计学意义的标准。
结果:
1.以DSA检查作为金标准,超声诊断BCS的敏感度为92.8%、特异度为50.0%、准确率为90.0%;MR诊断BCS的敏感度为94.6%、特异度为75.0%、准确率为93.3%:两种检查方法在BCS的临床检出率方面与DSA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以DSA检查为金标准,超声、MR与DSA诊断总体静脉(总体下腔静脉、总体肝静脉及总体副肝静脉)病变分级比较X2检验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一致性检验MR优于超声;超声诊断总体肝静脉病变分级与DS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M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与DSA一致性检验明显优于超声;超声、MR与DSA诊断下腔静脉病变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appa检验两种检查方法与DSA比较一致性符合。
3.按照祖茂衡教授的分型方案,将超声、MR结果与DSA结果进行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在BCS的分型方案上的一致性(超声kappa=0.610<Mrkappa=0.748,p<0.01)均为符合。
结论:
1.超声检查具有可重复操作、不需要对比剂、方便易行、价格低廉等特点,仍为临床首选的检查方法,同时也是随访的首选检查方法。
2.经超声疑诊为Ⅰ型(下腔静脉膜型闭塞)、Ⅱ型(下腔静脉节段闭塞)BCS病例可以直接行DSA检查及介入治疗,而超声疑诊为Ⅲ型(肝静脉型)、Ⅳ型(混合型)BCS病例仍需行MR检查进一步了解病情以指导治疗。
3.根据祖茂衡教授BCS分型方案,超声、MR与DSA分型比较,均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因此超声、MR两种检查方法均可以较好地指导BCS的介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