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连续星状神经节阻滞对行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的患者围术期脑血管痉挛的预防及治疗作用。 方法:选取宁医大总院因颅内动脉瘤破裂行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的患者40例,ASA分级Ⅱ级或Ⅲ级,Hunt~Hess分级Ⅰ~Ⅲ级,年龄20~60岁,性别不限。随机分为两组:连续星状神经节阻滞(S)组和对照(C)组;S组于术前15min行患侧星状神经节阻滞,给予负荷剂量0.25%罗哌卡因6~8ml,维持量0.2%罗哌卡因,泵速2ml/h,持续3天;C组不予干预。于术后2h(T1)、6h(T2)、1d(T3)、3d(T4)和7d(T5)时,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监测双侧大脑中动脉和颈内动脉平均血流速度,评估脑血管痉挛(CVS)的发生情况;同期采集颈内静脉血样,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浆褪黑素(MT)及内皮素-1(ET-1)水平;记录术后随访期间出现的相关并发症。 结果:与C组比较,S组患者T1、T4时CVS发生率降低(0%VS10%,5%VS35%,P<0.05)。两组患者于T0时间点血浆ET-1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S组患者在T1、T2、T3、T4时间点血浆ET-1浓度降低(P<0.05)。与T0时间点比较,S组T1、T2时间点血浆ET-1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3、T4时间点血浆ET-1浓度升高(P<0.05);C组患者T1、T2、T3、T4四个时间点血浆ET-1浓度均较T0升高(P<0.05)。两组患者各时间点血浆MT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随访期间,两组患者均无中枢神经系统等相关并发症发生。 结论:连续星状神经节阻滞可有效缓解颅内动脉瘤介入患者术后早期脑血管痉挛的发生,该作用可能与SGB调节血管内皮细胞释放ET-1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