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备工艺对纳米Fe2SiO4/C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来源 :兰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hjordanaaaa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橄榄石型硅酸亚铁(Fe2SiO4)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理论比容量为526mAh/g,远高于石墨比容量。球磨溶剂和原料对材料结构、性能有较大的影响,分别改变球磨溶剂、碳源和铁源,研究其对Fe2SiO4的结构组成、微观形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探索出制备优秀硅酸亚铁负极材料的工艺条件。借助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XRD)分析晶体结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微观形貌,利用恒流充放电法、循环伏安法和交流阻抗法测定材料的电化学性能。不同球磨溶剂(去离子水、乙醇和二者3:7比例混合的混合液)下湿法球磨混合草酸亚铁、气相纳米二氧化硅、柠檬酸铵,然后高温煅烧制备Fe2SiO4/C纳米复合材料,三种复合材料分别简称为:FS/C-W、FS/C-E和FS/C-M。XRD表明三种材料均为橄榄石型Fe2SiO4晶体结构;SEM表明FS/C-M是由粒径为3075nm的纳米颗粒组成,且分散较均匀。纳米颗粒粒径小,缩短了锂离子扩散距离,使FS/C-M阻抗小、具有良好可逆储锂容量、倍率性能、循环性能。以气相纳米二氧化硅、草酸亚铁二水合物为原料,使用不同碳源固相法制备了三种Fe2SiO4/C纳米复合材料。其中以聚乙烯吡咯烷酮为碳源制备的Fe2SiO4/C命名为FS/C-PVP、柠檬酸铵为碳源制备的Fe2SiO4/C命名为FS/C-AC、柠檬酸为碳源制备的Fe2SiO4/C命名为FS/C-CA。XRD证明三种材料均为橄榄石型晶体结构的Fe2SiO4,SEM显示FS/C-CA由分散均匀的纳米颗粒组成,而FS/C-PVP、FS/C-AC均由纳米颗粒与亚微米颗粒团聚而成。FS/C-CA在高倍率充放电后0.1C倍率下的可逆比容量为662.1 mAh/g;1C倍率下充放电循环100次,首次放电比容量为537.8 mAh/g,100次后的放电比容量为666.6 mAh/g。这归因于FS/C-CA具有小粒径。利用醋酸亚铁四水合物、草酸亚铁二水合物为铁源,分别与SBA-15,柠檬酸混合,通过高温固相法合成Fe2SiO4/C纳米复合材料,两种材料分别简称为FS/C-FA、FS/C-FO。XRD显示FS/C-FA、FS/C-FO均由橄榄石结构Fe2SiO4晶体与Fe3O4晶体杂相组成。SEM观察到两者均为球形颗粒,FS/C-FO颗粒较均匀,一次粒径分布于2874nm间。较小的粒径,使FS/C-FO电化学性能较FS/C-FA优秀,在0.1C倍率下的可逆容量可达700.3 mAh/g。
其他文献
磷酸钾镁水泥(MKPC)基防腐涂层的研究是在大流动度MKPC的基础上进行,通过前期试验,大流动性MKPC可以配合相关喷涂设备进行喷涂,施工方便,快捷,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大流动性MKP
道路交通标志信息是道路交通人机环境系统信息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合理的交通标志信息量能够诱导驾驶员高效安全行车,交通标志信息量的不足或过载均会驾驶员的视认和认知产
卟啉衍生物被认为是优良的近红外发射荧光材料。然而,其π-π共轭共面结构通常在高浓度下产生强烈地聚集而引起荧光淬灭(ACQ),这极大地限制了它们在生物成像以及荧光材料等方
NLRP5、TLE6和PADI6基因属于皮质下母源复合体(SCMC)的成员,在卵子生长过程和植入前早期胚胎的发育中起到关键的作用。母源效应基因的研究主要在人和小鼠中,对于水牛这种大型
随着STEM教育的不断升温,像机器人、编程、人工智能等科技创新类教育深受学生和家长的热捧。同样有着“空中机器人”之称的无人机也不例外,其已经作为新兴教具走进了很多一线城市的中小学课堂。然而目前,专为无人机课堂教育推出的激发学生创造性的创新应用及教材依然稀缺,本文针对该问题进行无人机示教过程操作指令序列生成方法研究。本文以Tello无人机为平台,研究基于传感器数据驱动进行无人机指令序列生成的算法实现
硝化作用是自然界中连接氧化态和还原态无机氮库的唯一生物学过程,硝化微生物在维持全球氮素平衡中起着关键作用。完全氨氧化过程(complete ammonia oxidation,comammox)的发现使研究者们对氮循环,尤其是硝化过程有了新的认识。完全氨氧化细菌作为自养型硝化微生物,参与硝化过程输出的硝态氮可为反硝化作用提供底物,因此了解完全氨氧化过程对环境氮循环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广东和东北垂
传统的竖直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在供暖为主制冷为辅的北方地区运行中,存在着埋管侧取热量大于蓄热量的问题,长期运行会导致深层土壤温度逐年下降,严重影响系统的稳定性和运行效率。这一问题制约着地源热泵技术在北方村镇建筑中的应用。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竖直与水平混合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对该系统进行地下传热分析与应用研究,以解决地下冷热负荷失衡问题,拓展地源热泵系统在北方村镇的应用范围。以TRNSYS瞬时系统模
配电网是电力系统的终端网络,承担着为用户输送电能的功能,当前的配电网均为交流配电网。近年来,新能源及电力电子技术取得了跨越式发展,以光伏为代表的分布式电源、电动汽车
钠和锂具有相似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且储量分布广泛,因此钠基储能系统是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研究领域。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致力于探索合适的电极材料,以设计和构建高性能的钠基储能系统/装置。其中,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是由相结构的特点所决定,在电化学循环过程中,容易发生相变造成循环过程中材料结构的坍塌,进而影响循环性能。因此,在储钠层状氧化物材料的研究中,主要工作集中于材料体相元素掺杂或取代,以此
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是一种生物反应器装置,可以利用有机原料和富含碳水化合物的基质产生沼气。UASB反应器已广泛应用于各种底物的制氢。众所周知,它的能源需求低,能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