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杆菌介导非抗生素标记的抗逆基因BADH转化大豆的研究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cosmos_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豆的生长发育受外界环境影响很大,尤其是非生物胁迫因素如干旱、盐碱、冻害、低温等,严重时会导致大幅度的减产甚至绝收。因此增加大豆的抗逆性是大豆改良的重要目标,同时对缓解我国大豆产业危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转基因技术已经日益成为植物耐逆育种的主要方法。本研究以浙江省杭州国家大豆改良分中心保存的‘浙春3号’、‘H0302’和‘57001’为研究材料,将抗逆基因BADH构建到非抗生素标记的植物表达载体pBA002内,并将其导入大豆基因组中表达产生甜菜碱醛脱氢酶。甜菜碱
其他文献
微生物絮凝剂(MicrobialFlocculants,简称MBF)是利用生物技术,从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或其分泌物中提取的一类具有良好絮凝沉降性能的物质,其主要成分是多糖、蛋白质、糖蛋白、纤维
作为CO2“零排放”的可再生资源的典型代表,生物质的有效利用对实现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生物质气化代表耦合燃料干燥/热解、半焦气化、焦油/碳氢化合
摘要 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值得每个教师思考的问题。在新课程推进过程中,创设什么样的教学情境,如何设置教学情境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激发孩子的兴趣,成为共同探索的课题。  关键词 幼儿教育 课堂教学 有效性 情境教学  有效教学是一个不变的话题,有效性是所有教育、教学改革的共同追求。那么,如何让教学变得有效?哪些因素制約了教学的有效?德国一位学者有过这样一个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