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Encoder-Decoder的桥梁动态称重方法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95060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桥梁是交通基础设施中重要的一环,桥梁安全关系着整个交通运输系统的有序运营。交通运输系统的高效运转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近年来车辆超载现象愈演愈烈,许多车辆实际荷载远远超出了桥梁的承载能力,致使部分公路桥梁出现了严峻的桥梁病害隐患。实时监测桥梁上通行车辆的重量能够辅助管理部门及时发现超载车辆并进行处置,有利于保障桥梁结构的安全和维护交通运输系统秩序。桥梁动态称重系统(Bridge Weigh-in-Motion,BWIM)是一种根据桥梁响应识别车辆重量的交通荷载监测技术,该方法不仅能够及时发现超载车辆,并进行安全预警,还能获取相应路段的交通荷载统计数据,从而为桥梁结构安全评估提供依据。相比传统的路面式动态称重技术,BWIM系统具有安装维护无需破坏路面、测量精度高、使用寿命长等优点。然而,传统BWIM系统通常需要额外的车轴检测装置来辅助车辆轴重的识别。采用车轴检测装置往往会面临着传感器同步困难、稳定性不足、适用范围窄等挑战。一些研究人员采用深度学习方法在没有车轴检测装置的情况下仅根据桥梁应变响应识别出了车辆的轴重、速度等信息,然而识别车辆轴重所需的车辆轴重训练数据往往获取难度很大,制约了基于深度学习的BWIM方法的发展。针对轴重训练数据难以获取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Encoder-Decoder框架的桥梁动态称重神经网络结构(Bwim Net),该方法无需车辆轴重数据就能根据桥梁的应变响应直接识别出桥上车辆的关键属性(包括速度、轴距、轴重、轴数等)。本文建立了桥梁与车辆有限元模型,在车桥耦合振动数值仿真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训练和测试数据集,对该方法的可靠性与准确性进行了验证,并对比分析了Bwim Net与Moses算法的轴重识别性能。此外,本文还研究了路面不平整度、车辆横向位置、训练集的大小以及训练数据的噪声水平对Bwim Net识别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Bwim Net能够准确地识别出桥上通行车辆的轴数、轴距、轴重以及速度等信息,且在训练数据中存在较大噪声干扰时也能保持较好的识别性能。除此之外,本文还研究了迁移学习对Bwim Net的识别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Bwim Net能够有效复用基于其它桥梁或者人工合成数据预训练的网络模型,迁移学习大幅减少Bwim Net对训练数据的需求,并增强其网络识别性能,使得Bwim Net具有良好的适用性。综上所述,本文所提出的基于Encoder-Decoder的识别桥上车辆重量的神经网络结构Bwim Net能够以较好的精度与鲁棒性识别出桥上车辆的重量、速度、轴距等属性,具有较强的适用性与较大的发展潜力。该研究成果有助于桥上车辆荷载识别和桥梁安全维护的进一步发展。
其他文献
污泥,作为污水的各级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和工业活动的多样化,其产量也逐渐增加。污泥本身成分复杂,组成中含有有毒有害物质,考虑到安全要求和循环经济的紧迫性,污泥的无害化和减量化是一个必须面对的环境问题。近年来,利用污泥制备污泥生物炭(SSBC)来作为水体中重金属的吸附剂已经成为一种提升污泥价值并减少其处理处置成本的资源化利用手段。但是,因为SSBC本身的官能团含量少、比表面积不
随着深度学习的迅猛发展,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已经在计算机视觉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大多数深度卷积神经网络都需要海量标签数据的支撑,这带来了昂贵且费时的数据标注问题。因此,如何在大量没有标记的数据中学习到知识是非常重要的。近些年来,迁移学习中的领域自适应方法成功的解决了这样的问题,领域自适应通过将具有丰富标记数据的数据集(源域)的知识传递到标签稀缺或不可用的数据集(目标域)中,来构建具有跨域识别能力
大跨度斜拉桥的建造近些年越来越普遍,但是由于斜拉桥阻尼较低,在风荷载作用下,斜拉桥的拉索与主梁都容易产生风致涡激振动,影响斜拉桥的正常使用。本文通过对某大跨度斜拉桥的风洞节段模型试验,对主梁的涡激振动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某长江大桥的健康监测,对桥址处的风特性及拉索涡激振动相关性进行了研究;通过拉索的正弦激励与环境激励振动数据,应用改进的经验模态分解方法对拉索的模态参数进行了识别。本文主要工作如下
为推动电子设备和电动汽车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其储能系统中锂离子电池的待机时长以及续航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研制出高能量密度的电极材料是商业化的锂离子电池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硅材料因具有极高的嵌锂容量(4200m Ah/g),为商业化石墨负极理论容量的十倍以上,成为高容量负极的首选材料之一。但是,硅作为半导体其电子电导率低,且硅在脱嵌锂时产生的体积膨胀高达300%,造成电极材料粉化以及SEI膜的
永磁式电涡流阻尼器是土木工程结构减振控制领域一种新型的速度型被动耗能减振装置。近年来,湖南大学陈政清教授团队基于板式电涡流阻尼单元发明了新型电涡流调谐质量阻尼器(ECTMD),结合滚珠丝杠和板式电涡流阻尼单元发明了多种具有高耗能密度的滚珠丝杠式电涡流轴向阻尼器(BS-ECD)。从力学性能上看,BS-ECD是一种非线性速度型阻尼器,其阻尼力本构关系与油阻尼器等传统速度型阻尼器显著不同,因此需要从结构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审美需求的增长,部分重金属盐(如铜盐,锰盐,钴盐和镍盐)在染料行业中作为媒染剂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排放的印染废水中重金属和有机物混合污染逐渐严重,上至整个生态系统下到每个生物个体都受到潜在的威胁,因此通过生态高效方法将重金属和有机物从废水中共同去除变得迫在眉睫。吸附法成本低,操作简便,对水中有毒化学物质的耐受性高,在众多水处理方法中受到研究者们的青睐。理想的吸附剂将是高效,
人类基因组计划前所未有的揭开了人及几种重要模式生物的遗传密码,为医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生物学资源,对探索人类遗传、发育和进化的规律具有重要意义。人类基因组中3号染色体的片段重复比例最低,其包含数千个蛋白编码基因,涉及肾癌、3p缺失综合征等上百种疾病。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3号染色体一直是人类基因组研究领域的热点。本文从微卫星的角度出发,通过研究其在人类3号染色体上的分布差异和特征,挖掘微卫星在人类基
双酚类化合物(双酚A、双酚AF、双酚S等)是一类人工合成的化学原料,广泛用于工业制造日用品。近年来,该类化合物在水环境中频繁检测出。因其具有雌激素活性,属于内分泌干扰素,可危害人体健康。由于双酚污染物具有难生物降解的特性,且常规水处理工艺对其去除能力有限,已引起广泛关注。由于基于硫酸根自由基的高级氧化技术对难降解污染物展现出优越的降解性能,为双酚污染物的去除提供了新的途径。本研究通过采用还原剂EG
水是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重要环境要素,但伴随工业革命和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水资源短缺、水体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由于对抗生素的依赖和滥用,导致其被排放到环境中成为一种新兴污染物,使得各类水环境遭受有机污染。此外,工业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大量染料废水,也是水体有机污染的来源之一。从废水中去除这些有机污染物刻不容缓。吸附法因为具备效率高、成本低、操作灵活等优点而被认为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废水处理技术。近年来,以农
桥梁主梁断面颤振在大幅振动下具有显著的非线性特性,且后颤振状态可能表现为极限环振动,而非线性发散。为此,本文首先回顾了桥梁非线性颤振研究现状;开展了宽高比为5:1矩形断面气动力非线性特性以及节段模型试验系统的阻尼和刚度非线性特性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矩形断面后颤振行为数值预测;最后,通过节段模型试验研究了桁架加劲梁后颤振特性。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数值模拟方法,获得了5:1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