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船舶双柴油主机推进装置可满足舰船灵活、机动的操纵要求,提高了推进效率,同时具有良好的使用寿命和经济性,近年来在多种舰船上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本文对船舶双柴油主机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船舶双柴油主机推进装置可满足舰船灵活、机动的操纵要求,提高了推进效率,同时具有良好的使用寿命和经济性,近年来在多种舰船上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本文对船舶双柴油主机推进装置进行了建模和仿真研究,并以双主机仿真控制台为实验平台开发了双主机推进控制台仿真系统,完成了以下研究工作。第一,利用模块化的建模思想,建立了Pielstick中速柴油机、传动装置(离合器和齿轮箱)、轴系、可调螺距螺旋桨及船体的数学模型。第二,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双螺旋桨柴油机推进装置的仿真模型,并以其中任意一套为CODAD推进装置为例,重点分析了柴油机的负荷限制、并车时的负荷分配及并车控制方法,对舰船的巡航、加速、解列以及回转等几种工况进行仿真研究。第三,利用Matlab中的RTW工具箱实现了Simulink模型的实时仿真,并引入Matlab引擎接口使VC++能够调用Simulink模型,实现VC++环境下的模型的实时仿真。采用CAN总线通信、数据库等技术,利用VC++实现双主机仿真控制台的数据采集与管理,最终完成了双主机推进控制台仿真系统的开发。仿真结果表明,双主机推进装置在巡航工况时,主机转速和螺距都能迅速精确地跟随车钟给定信号,在中低速区稳定运行;在加速工况,即双机并车时,重载机会将一部分负荷转移到轻载机上,最后实现负荷均衡分配并能持续高速稳定运行:在双机解列时,能够平稳的将负荷转移到其中一台主机上,不会出现主机飞车或主机过载的现象;在回转工况时,内桨的负荷会增加,外桨的负荷会略减小后再增加,且外桨负荷一直小于内桨负荷。设计开发的双主机推进控制台仿真系统能够实现舰船的全速倒车到全速正车的仿真,为在实验室环境下对双柴油主机推进装置的仿真研究及仿真系统的开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其他文献
最优控制,作为现代控制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工业过程提高系统效率、提高经济效益、降低能耗的重要手段。而最优控制问题的求解则是最优控制从理论到应用的瓶颈和关键,其
中医推拿是我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我国医学理论为指导,以经络腧穴学说为基础,以按摩为主要施治,是用来防病、治病和消除疲劳的一种重要手段。目前,随着我国老龄化人
煤炭是我国的基础能源,占我国一次能源消费70%以上,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电机是煤矿生产中最主要的动力设备。在各种电机中,交流电机以其成本低、过载能力强、操作简单、易于控制等优点成为应用最广、需求量最大的一种电机。据统计,在全国总用电量中,电机的总耗电量约占70%,而交流异步电动机的总用电量就占电机总耗电量的70%以上。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微处理器技术、变频调速技术的发展,变频器以其优越的调速
近年来图像处理技术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在军事、交通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在雾霾环境下获得的图像往往不清晰,并且局部地方的色彩偏暗,从而导致图像有用信息的减少,给人
现代工业生产过程变得越来越复杂,而复杂系统的建模、优化与控制需要高性能的优化算法来辅助实现。遗传算法作为一种启发式随机搜索算法,它模拟了自然选择和生物遗传进化机制,具
现代信号处理的重要课题之一是在一定意义下对信号进行最优估计,即通过利用某种最优准则将有用的信号从被噪声干扰和污染的观测中尽可能精确的估计出来。本文利用带乘性噪声系
随着全球能源问题日益严重,新能源受到世界的广泛关注,而风能因为其清洁性和可再生性成为新能源研究中的重点,对风能的开发和利用近些年来得到迅猛的发展。变速变桨风力发电机组作为风电领域的主流机型,其变桨距控制技术更是风电控制技术的研究重点之一。本文主要对额定风速以上时风力发电变桨距控制系统进行研究。首先介绍了风力发电系统运行原理,建立了风力发电系统数学模型,由于变速变桨风力机具有很强的非线性,不利于控制
高温超导磁悬浮系统作为磁悬浮领域中典型代表之一,具备无需外部控制而实现自稳定悬浮的本征优势,在技术原理上实现了节能、可靠、环保、可满足中低速、高速甚至是超高速运行
在以汽车为主导的城市交通模式所带来的资源短缺、交通拥堵等问题日益严重的情势下,新型有轨电车成为现代城市交通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目前,基于有轨电车的6502电气集中控制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工业机器人的应用领域也大大扩展,已开始从传统的汽车制造、机械加工向五金、3C、家具等各个离散制造行业推广应用。考虑到在新兴制造领域中存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