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16S rDNA、Cyt b和COI序列研究凤蝶总科昆虫的系统进化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d3694261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凤蝶总科Papilionoidea隶属于鳞翅目Lepidoptera双孔次亚目Ditrysia。它们分布极为广泛并且具有较强的观赏性,所以一直以来被人们加以广泛的研究。风蝶总科昆虫的科级分类一直是一个存在争议的问题,也是鳞翅目昆虫系统发育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在蛱蝶科的分类地位上,国外学者所认可的蛱蝶科包含了中国分类学者所划定的眼蝶科、环蝶科和珍蝶科等;凤蝶科中绢蝶亚科的单系性一直以来都备受争议。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为我们研究蝴蝶的系统学提供了重要手段。我们通过分子系统学的研究,可以明确各分类阶元之间的进化关系,对一些有争议物种的分类地位确立以及相关物种的系统地理探讨;运用线粒体基因和核基因序列相结合起来研究生物的系统发育是分子系统学领域的一种必然发展趋势,它可以为我们解决蝶类分类问题提供分子上的证据。我国学者一般基于形态学特征将国内凤蝶总科分为11个科。但此分类系统与国外学者用的分类系统差别较大,因此我们从分子水平上探讨了凤蝶总科的系统发育关系,以为完善凤蝶总科分类系统提供一些必需的分子证据。 我们用相对比较保守的16S rDNA片段序列来探讨凤蝶总科之间的系统发育关系。用直纹稻弄蝶和曲纹袖弄蝶作外群构建系统发生树,NJ、MP、和ML树均得出凤蝶总科的个体明显地区分于弄蝶总科;蚬蝶科、粉蝶科和灰蝶科的个体分别聚在一起。眼蝶科、环蝶科、珍蝶科、喙蝶科和蛱蝶科的个体聚在一起;凤蝶科和绢蝶科的个体相互聚在一起,这说明凤蝶科和蛱蝶科都不是单系群;根据一些形态的特征(后翅中室以及后翅眼点)和系统树的拓扑结构,可以得出眼蝶和环蝶具有比较近的系统关系。 目前蛱蝶科各亚科之间的关系还尚未定论,因而我们测定了蛱蝶科22个个体的线粒体Cyt b基因部分序列。比较其同源性,计算核苷酸使用频率,并构建MP和贝叶斯分子系统树。在获得的699bp的序列中A、T、C和G碱基含量分别为33.0%、43.4%、14.8%和8.7%,A+T平均含量高达76.4%。研究结果表明,朴喙蝶及此属的其它物种应以喙蝶亚科的形式存在于蛱蝶科中,而丝蛱蝶属及相关的属应从线蛱蝶亚科中独立出来,形成一个独立的亚科。
其他文献
<正> 2011年10月18日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律师同仁:大家好!第九届中国律师论坛今天在风景秀丽的海滨城市青岛开幕了,我代表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向与会的各界人士表示诚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怎样抓好这一环节,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对每一个中学语文教师的考验。本文作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大胆的探索,提出了有价值的
在系统设计中,低功耗系统或低功耗协同设计系统并没有作为一个整体在当前的研究中得到充分的重视.本文阐述在系统级设计中功耗的重要性,综述硬件低功耗、软件低功耗和通信低
通过对嵌入式GUI软件Microwindows进行分析并与X window进行对比,阐述Mi-crowindows用于嵌入式设备上的优点;简要论述Microwindows的体系结构和图形应用程序接口;介绍其设备
2014(第十一届)中国国际酒、饮料制造技术及设备展览会(CBB2014)日益临近,届时全球业界人士和最新技术齐聚北京。近期本刊采访了广州达意隆包装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新美星包装
2011年4月1日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内蒙古自治区无线电管理条例》,现予公布,自2011年5月1日起施行。
目的:研究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对心脏的损害程度。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2在我院诊治的80例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将同期在我院体检正常的80例
【正】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USB“即插即用”接口就像RS232串行接口一样无处不在,因此,USB接口技术必将成为电子工程师和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本书选择PHILIPS半导
讨论Windows虚拟设备驱动(VXD)技术,并采用此项技术示范性地做出应用于PC串口实时通信的虚拟驱动程序,找到一种可以在PC中实现实时通信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