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卤代二苯甲酮及其衍生物的有机室温磷光机理与聚集诱导发光性质研究

来源 :湖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it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有机小分子发光材料作为新兴的发光材料,受到众多研究者的关注。纯有机小分子相对于无机材料和金属配合物,具有制备简单、低毒性、可修饰性强等优点。但是在针对纯有机小分子发光的研究过程中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1)传统荧光小分子具有多环芳香环烃结构,这些多环结构促成了有机小分子具有很好的平面性,这一点对于有机荧光分子在溶液中发光影响不大。但是太好的平面性和大量共轭结构对于固态荧光发光是不利的,这些小分子在固态时很容易因密排的堆积产生强分子间相互作用容易造成能量转移和电子转移,激发态能量通过非辐射途径衰减的比例明显增大,导致荧光猝灭。集聚诱导发光(AIE)这一独特现象则有效的避免了有机荧光分子聚集引起的猝灭的问题,具有聚集诱导发光性质的有机分子在良溶液中有机苯环可以自由转动或振动甚至翻转,但是在聚集态时,这些基团运动受到限制,因此AIE分子在固态受到激发时能够获得良好荧光发射。AIE现象的发现极大的促进了有机小分子的应用前景,因此开发出更具功能化的AIE材料是迫在眉睫的。(2)相对于有机小分子荧光发射,室温磷光发射更难获得。从发光原理上分析,有机分子在受到外界光或电激发后首先会产生单重态激子,激子能量以荧光形式释放后,分子回到基态。只有一小部分单重态激子会向着三重态转化,这一部分激子回到基态会发出磷光,三重态激子寿命长,使得其很容易受到外界如氧气、水等干扰时,导致磷光猝灭。因此研究通过何种手段可高效增强单重态转化来增强磷光发射,意义深远。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设计了一系列二卤代二苯甲酮衍生物,合成过程中多采用丁基锂诱导的锂化反应,并在重铬酸吡啶盐的作用下将羟基氧化为羰基,部分目标产物则需要根据反应进行程度对反应条件做适当调整。利用界面结晶法成功制备了三种对称取代产物的晶体,并研究了这三种目标产物在不同状态下(粉末、晶体、研磨、薄膜)的发光强度,探究了其结晶诱导发光性质。在紫外灯照射下,三种取代产物的晶体具有明显的发光差异,对位取代产物发光为蓝色(425 nm、450 nm、484nm),间位(530 nm)和邻位产物(490 nm)则出现了绿色荧光。随即将三种晶体进行研磨,随着研磨程度的加深,磷光强度皆出现下降趋势。XRD表征说明了研磨过程破坏了晶体结构,这表明三种化合物均具有结晶诱导发光的趋势。同时我们对三种晶体产物进行了热稳定性测试,三种晶体的初始失重温度均在99℃及以上,表明在常温常压下三种晶体都比较稳定。(2)为进一步探究其发光机理以及不同溴代位点对于磷光差异性的影响,我们选择了间位与对位溴取代分子进行了晶体结构解析。首先考虑到重原子作用对于磷光性质的影响,我们对比两者分子间溴原子和羰基氧之间的重原子作用,发现这两者之间的重原子作用类似(5.7(?)-5.8(?)),说明重原子作用并不是导致这两者磷光差异的主要原因。同时,两者具有不同的晶胞构象(体心-面心),晶体内部具有不同的分子间作用力,间位取代分子中,苯环附近的π-π作用和σ-π作用更强,这或许是导致间位分子磷光相对红移的原因。为寻求理论上的支撑,结合晶体结构数据,我们对三种分子进行了密度泛函数计算,理论计算表明,间位取代分子能级分离更大,并且HOMO和LUMO能级计算也和电化学实验结论相符,说明间位分子内电荷转移过程(ICT)更强,这也导致了间位分子发光波长相对红移。(3)利用Mc Murry耦合反应制备了双冠醚修饰的四苯基乙烯(TPE)小分子AIE荧光探针TPE-2BC,并探究了其对各种金属离子的响应性。TPE-2BC的最大吸收波长为340 nm,将此波长作为激发波长对目标分子进行荧光光谱测试,结果表明TPE-2BC具有明显的AIE性质。我们针对不同水含量的溶液体系对不同的金属离子响应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在H2O/THF比例为9:1的溶剂体系中,随着Ba2+浓度增加,溶液荧光强度逐渐减弱。我们控制其它条件测试了TPE-2BC对于不同金属离子响应性,结果表明其对Ba2+具有选择性响应。200℃的热分解温度也表明了其作为离子探针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质。
其他文献
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the brown planthopper,BPH)通过刺吸式口器取食水稻韧皮部汁液,不仅干扰了水稻同化物质的运输,而且其排泄物易传播或诱导水稻病害;虫害的爆发严重影响水稻的正常生长发育,造成粮食大量减产,因此褐飞虱是水稻重要害虫之一。目前主要的防治措施是喷洒农药,但过量使用农药会导致环境污染并且会使褐飞虱产生抗药性。褐飞虱与水稻间存在协同进化,不同生
超疏水材料因其表面特殊的微纳结构和较低的表面能,在抗结冰、自清洁、减阻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材料表面难免会受到刮擦、磨损、酸碱溶剂等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使材料表面结构和化学组分受到破坏,从而使材料丧失超疏水性。构筑具有自修复功能的材料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并延长材料使用寿命。本文采用不同方法将氟化碳纳米管(F-CNTs)与不同聚合物复合,制备得到F-CNTs/聚合物可修复超
锂被誉为“能源金属”,具有优异和特殊性能的锂及其化合物,已在能源、化工、电子、冶金、宇航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在新能源产业迅速发展的大形势下,金属锂及高纯度锂盐需求日益迫切。锂云母作为一种重要的含锂矿物资源,其绿色低成本提锂技术逐渐引起广泛关注。本论文针对锂云母传统硫酸(盐)焙烧法、氯化法、石灰焙烧法、压煮法等工艺所存在能耗高、严重腐蚀设备、环境污染大等问题,提出低碱低温煅烧活化锂云母,将稳定的锂
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发展和推广,智慧城市的革命随之而来,传统交通系统逐渐转为融合技术支持、城市建设和交通变革的“智慧出行”。出租车以其灵活、便捷和个性化等特点成为公共交通工具的重要组成之一。全球定位系统和数据分析技术的日益成熟,以出租车轨迹数据为研究对象的时空数据挖掘逐渐成为计算机领域一个重要研究方向[1]。由于出租车司机与乘客之间的信息交流不及时,出租车数量和乘客需求之间供需关系的不平衡等多
自噬是机体一种内源性的保护机制,可参与细胞物质的合成、降解和重新利用维持正常生理活动及稳态,因其与癌症、心脏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等多种人类疾病有关而受到广泛关注。目前已发现H4K16乙酰化,H3R17二甲基化等多种组蛋白修饰参与自噬调控,但关于组蛋白磷酸化修饰是否参与自噬调控及其具体机制尚不清楚,尤其是在丝氨酸代谢、DNA损伤修复等多种生物学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组蛋白H3T11磷酸化修饰。在这里,我
鄂尔多斯盆地降水较少,蒸发强烈,白垩系盆地中的地下水是居民生活、工业生产重要的水源。受盆地地层中石膏等矿物影响,局部地区的地下水属中性—弱碱性水,矿化度较高,硫酸盐和氟化物的含量超过了国家饮用水标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鄂尔多斯盆地部分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开发不协调,缺水已经成为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解决当地水资源缺乏的问题,本文利用盆地内广泛分布的方沸石进行水处理研究。方沸石是沸
本研究以亚热带山地大泥炭藓(Sphagnum palustre L.)及维管植物为研究对象,通过大田试验控制地下水位(设置不同高度的种植基地)与光照(覆盖不同层数的遮阴网)条件,统计大泥炭藓的生长状态、头状枝数量、覆盖面积、生物量以及维管植物的植株高度、总盖度、生物量等相关生长指标,探究大泥炭藓与维管植物的生长对地下水位与光照条件的响应。本研究为亚热带泥炭藓湿地生态恢复及泥炭藓生产的产业化提供支撑
随着工业快速扩张,人口数量急剧增长,许多国家和地区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淡水资源短缺问题,人们亟需开发低耗清洁可持续的淡水生产技术。太阳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地表海水储量丰富,因此,利用太阳能从海水中获取淡水有望解决人类淡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产业化太阳能海水淡化技术主要利用光伏设备通过膜蒸馏技术生产淡水,或者利用集热器通过蒸馏系统生产淡水,这些技术的淡水产量可观,但在规模化应用中都存在一些局限,例如,需要
21世纪,随着科技创新的飞速发展,各行各业都享受着电子化信息产品带来的便利。在这便利的背后是众多工作人员对于每一款软件系统质量的严格把关,软件缺陷定位便是其中最重要的步骤之一。早期的软件缺陷定位只能依靠开发或测试人员的人工经验,软件缺陷定位效率低。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研究如何在脱离开发人员经验值的情况下快速定位软件缺陷。传统的软件缺陷定位方法大多通过文本处理方法提取软件缺陷报告和源代码文
近年来,高时间、高空间分辨率卫星传感器的涌现以及机器学习算法的发展,极大提高了大宗作物区域种植情况的遥感监测效率和精度,但是,由于水稻种植结构渐趋复杂多样,不仅有早稻、中稻、晚稻和再生稻(一茬收获两季水稻)所构成的传统种植模式,还有新兴的虾-稻共生模式(简称为“虾稻”,下同),再加上同物异谱和异物同谱等现象的广泛存在,以及传统的遥感图像分类方法受人为因素的影响较大等,使得水稻种植面积和种植模式的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