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林世仁童话的“不确定性”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lyy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林世仁作为90年代台湾童话创作风潮下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其笔下的童话以独特的风格赢得了海峡两岸的关注和赞誉。纵观林世仁的作品,他的童话具有明显的多变风格。选取林世仁的童话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中的不确定性特征进行解读和分析,可以为儿童文学内容的继续挖掘、研究领域的拓宽提供新的思考方向。林世仁的童话创作观以“童心主义”和“四个偏向”为出发点。“童心主义”使得童话的读者群得到了拓宽,对其隐藏读者产生了新的预设。其思考在“四个偏向”之中的建构和流动使得作品的童话形象、叙事结构出现了多种指向,成为了构成其童话“不确定性”的内在驱动力。在童话的人物形象上林世仁解构了单个故事中人物形象单一的特点,展现了不同于现代童话的人、物的多样性特质。在对于以“小红帽”为代表的实体化出现的人、物形象的塑造中,林世仁通过人物形象、人物关系的解构来体现人物的多面性。对于以“梦”“四季”之类的较为抽象的意象,林世仁则提取意象的显著特征做出联想和转换,使得原有的形象变化形貌,给与读者游离的不确定感。汉字则是林世仁童话群像中带有鲜明特点的形象。林世仁以汉字本身的音、义、形等特征作为发散的中心进行多方面的阐释,在童话中形成了另类的解读。在叙事形式上林世仁的童话通过语言的纵向预设去打破了传统童话的叙事手法,从而形成了以某个事物作为核心形成的多个不同的故事,即故事的缀合式团块结构。其次,对于元叙事的借鉴使得林世仁的作品虚实难辨,呈现出一种模糊的态势,也拓宽了童话的可陈述范围,充满了不确定的韵味。“童心主义”和“四个偏向”的创作观使得林世仁童话的隐藏读者从儿童变成了儿童及成人,他的童话对于成人和儿童视角的调和尤其突出。一方面他用儿童天真的视角展现了自己对于社会的思考,另一方面则通过位置置换、荒谬陈述等方法对于成人的功利和冷酷提出质疑和警告。由以上几个方面可以得出,林世仁的童话具有“不确定性”的特质,可以视之为对于童话创作的一种尝试。其不确定性并非仅仅留在作品文本的表面,其不确定的内涵也基于隐含读者的不同而融合的成人和儿童视角,通过研究林世仁作品的不确定性,可以对当代的童话创作有更多的思考。
其他文献
艺术之为美在乎于情,情为之纯,纯为之真。舞蹈编创者将生活所感,通过其作品传递给观众是其作为艺术工作者存在的体现之一。本文笔者将从自我创作的舞蹈作品《圈子里的人》反思出发,剖析自我创作不足之处的问题所在,通过分析问题成因,进一步寻求解决方案后再实践论证解决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站在舞蹈编创者的视角下关注演员,关注观众,关注中国当下的创作现状,进一步探析情感对于舞蹈编创的重要作用,从个性到共性,以小观大探
有关现代日语授受句型的研究在很多学者的努力下取得了长足进展。然,研究这个问题的人虽多,可大部分都还停留单纯地就日语谈日语,或者拿出其中一个点进行中日对照研究。如此
研究背景及目的:牛颈静脉带瓣血管因其具有天然瓣膜结构、来源易得等优点,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心血管外科中重症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右室流出道的重建。目前商业化可获得的普遍应
本报告以大石学·佐藤宏之的《現代語訳徳川実紀家康公伝》的第一部《关原之胜》作为翻译材料,在翻译实践的基础上完成了翻译报告。《家康公传》通过记载德川氏一步步发展壮
目的评价m XG凝胶生物相容性并建立昆明小鼠盲肠-腹壁缺损粘连模型,综合评价m XG凝胶协同C5a抗体预防腹腔粘连的效果。方法1通过CCK-8检测法、活/死细胞染色法、3D细胞培养来
随着共享经济的发展,民宿行业也快速地在全世界普及。笔者在中国最大的民宿预约平台KA担任了日本运营实お习生一职,负责和日本的房东沟通。本文将以在KA的实习经验为基础,以
背景:白细胞相关指标可用作恶性肿瘤患者的预后参考标志物。本研究探讨了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以及中性粒细胞与淋巴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可持续化发展的生态理念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思想,了解、爱护植物有助于促进生态文明社会氛围的构建,面向大众
三岛由纪夫可谓是日本文坛的一个怪异鬼才,三岛由纪夫的文学活动大致以60年代为界,前期的唯美主义色彩较浓,后期表现出一种可怕的艺术倾向。本论文从阶级意识的视角对三岛由
目的 探究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转移性胃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综合评价阿帕替尼在晚期胃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6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科收治的胃癌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