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世纪以来,人们对敦煌变文体式特征的认识一直有较大分歧,本文针对这一现状,拟提供一种较为科学的研究视野,供研究者参考。 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为导论,介绍变文研究的一般情况:第二章介绍一个世纪来人们对变文体式的研究现状及分歧;第三章分析产生分歧的原因,认为原因有三:注重静态共时分析,忽视动态历时考察;忽视说唱体文学自身特点;忽略了文学的发展运动观;第四章从三个方面论证变文体式的发展流变:1,内容上的变化对形式的发展变化所起的影响;2,变文三大特征的发展变化及其演变趋势;3,变文文体上承上启下的特点;第五章简要总结变文体式发展变化的原因;第六章得出结论。 本文认为:敦煌变文的体式特征是一种始终处于发展变化之中的“过渡型体式”,变文不是一种非常成熟的文体,而是一种承上启下的文体。早期的变文作品和晚期的变文作品相比,呈现出来的各种特征在程度上不一致。大致而言,有以下发展趋势:散韵相间的比例由重韵文发展为重散文、配图讲唱的特征逐渐被减省、入韵套语的数量逐渐减少。这种发展趋势是和中国文学的发展走向相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