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探求》与岛木健作的“再转向”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int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33年6月,当时的日本共产党的理论指导者左野学、锅山贞亲等在狱中发表了令世人震惊的“转向声明”,公开放弃了无产阶级理论与思想。在此事件后,转向文学成为了日本文学史上的一个特殊的文学现象。到1935年,狱中的无产阶级文学者中的90%都公开表明了转向的立场,从此拉开了日本所谓的转向文学时代的序幕。岛木健作是转向作家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作家。在他短暂的十年的创作生涯中,以他的代表作《生活的探求》最为著名,同时也招来了很多议论。小说描写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杉野骏介为了寻找使自己重获勇气与信心的有意义的生活方式而返回家乡的实践经历。这部长篇小说唤起了当时许多年轻人的共鸣,成为当时日本的最畅销小说。从上世纪四十年代开始,评论家关于《生活的探求》与岛木健作的转向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其中以评价其是非的评论居多,而对于这部作品与作家的思想的内在联系,以及岛木健作的这次转向是否是发自内心的转向的研究并不多见。本文从小说主人公杉野骏介的求道过程入手,同时结合作者的人生经历,以《生活的探求》为中心来分析岛木健作的转向思想。《生活的探求》的主人公杉野骏介因为厌倦了在东京的求学生活,放弃学业回到了在农村的家乡。求学生活中的屈辱与艰辛并不是导致骏介放弃学业回乡的原因。他所追求的是通过这样的改变而使自己的生活变得有意义起来。在旁人看来,骏介不是能为了某种信仰和事业而奔走奋斗的人,然而他并不是碌碌无为的弱者。他回到农村是为了追求通过劳动所获得的平凡却真实的生活的真理。那是对生产、对劳动者和对生活本身的热爱。小说整体与无产阶级思想毫无联系。这是与岛木之前的赞美非转向的无产阶级战士的作品的最大不同之处。由此不难看出岛木在创作这部小说时的思想转变,这也正是他思想上的转向。岛木健作借骏介之口,表达出了“我属于哪一个阶级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去生活”的思想。也许正如作者本人所说的那样,《生活的探求》的最大的特色是在于它没有任何的政治意图。正像骏介投身农村劳动追求新的生活方式那样,岛木健作以对这部小说的创作来完成他文学追求的再次出发。因此,岛木的这次转向并不是迫于外界的压力,而是表达作者内心思想的产物。这是岛木健作在当时黑暗闭锁的日本社会环境下继续探索的尝试。诚然,作者在小说中指出了当时日本农村的许多不合理的方面,但是并没有进一步追究其根源。这也是这部小说局限性的一个方面。本文围绕《生活的探求》探讨了岛木健作的转向思想。关于岛木健作以及他的转向的其他问题,将作为今后的课题继续进行研究。
其他文献
1992年起我国开始实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3年,我国颁布实施《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宣告MPS退出了我国国民经济核算的历史舞台。文章对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模式的变迁进
胰蛋白酶原作为肿瘤相关性蛋白酶原(TAT)在许多肿瘤中有所表达,已经证实在卵巢肿瘤中,TAT的表达与肿瘤恶性度相关,并且与胃癌食道癌结肠癌的侵袭生长和预后复发直接相关。荧
在海量网络资源中,用户为了寻找喜欢的视频往往需要进行频繁操作,个性化推荐服务可以有效解决该问题,但当前推荐服务准确度较低,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协作过滤的改进推荐方法。
本文以340名中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探讨了中学生数学焦虑的特点及其与内源性影响因素的关系,得出如下结论:1.本研究自编的中学生数学观问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2.本研
近代物理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综合实验和科研创新等能力。结合湖北师范大学近代物理实验教学实践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对近代物理实验教学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能够提高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日益规范化和上市公司数目的急剧增长,当前我国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已成为广大股东、经理人员、政府等机构关心的主要问题。正确、公正和合理地评价上市公司
为揭示红花玉蕊对淹水胁迫的生理响应机制,获得红花玉蕊适生的淹水时长范围,模拟半日潮,在温室分别以不同淹水时长对红花玉蕊幼苗进行完全淹没胁迫处理,测定了植株的生长指标
目的 探讨孕妇血清、新生儿脐血中FABP4与血清PTEN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表达.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12月保定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30例为妊娠期糖尿病(GDM)组
科研众包(crowdsourcing)是互联网时代科研活动的一种新方式,它通过互联网聚集全球科研人员的智慧,协作进行科学研究,共同解决科研难题。无论是一家企业一所高校还是一个科研机
文化与人格相互作用理论认为人格发展必然会受到文化模式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是“仁”,而西方文化则是以“自我”为核心。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影射在人格上,形成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