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小称的音系学分析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d4948959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称在语言中是一个普遍的概念,通常用来表小,但同时又有表可爱、喜欢和戏谑的延伸含义。一系列的形态手段可以用来构成小称,例如附加词缀、重叠、改变名词词类或词性,或者改变辅音、元音或声调。国外有许多对小称的语言学研究,涉及诸多语言,而国内的研究大多关注描述小称语料,且学者们大多致力于总结出小称发展的时间线,而非找出语料背后的语言共性和结构规则。此外,国内的小称研究通常局限于一个方言或一个方言地区,缺少对跨方言和跨方言区的系统比较和观察。总而言之,汉语小称的研究需要填补两方面的空白:一是在生成音系框架下进行系统的分析,二是进行全面的具有类型学意义的研究。因此,本文旨在从不同的汉语方言搜集丰富的小称语料进行研究,从而填补汉语小称音系研究的空白。文中作者将来自不同汉语方言的小称语料进行收集,分类,展示和分析,描绘了小称手段的概况。同时,文章也援引了当代语言学理论,在生成音系学的框架下详细分析了这些汉语小称。本文主要关注了四个问题:(1)就音系结构而言,汉语方言的小称可以分为几类?(2)依照当代音系理论,汉语小称表现出哪些音系行为?(3)哪些音系规则支配着小称标记的变化?(4)不同的汉语方言小称有哪些语言共性?基于对语料的系统分析,本文发现汉语主要有五种不同的小称形式,即附加词缀、音节融合、小称变韵、小称变调和重叠。汉语中附加词缀的小称构成又可进一步细分为附加后缀、前缀和中缀。小称后缀最为丰富,其中儿缀又是使用最频繁的小称标记。音节融合的小称手段通过一个不能自成音节的小称标记与原词音节融合来体现小称,最常见的是通过融合一个卷舌音或者鼻音来标记小称。汉语中通过音节融合构成小称的过程受到汉语音节结构的制约和影响。小称变韵的研究主要通过运用特征传播理论和标记性理论展开。小称变韵变化的方向趋于通过减少音段来简化小称韵,同时向着最无标记性的央元音转变。另一种小称标记是小称变调。小称变调分为合变式和分变式两类,这两种小称变调都表现出小称含义和高调具有紧密的关联。不过,本章也提出了低调小称的反例,但是这种特殊的低调通常是为了格外标记小称含义。小称重叠包括完全重叠和部分重叠,重叠的部分可能是音段也可能是声调。基于语料和音系分析,本文提出了汉语小称的两大变化趋势。其中主要的趋势是变得越来越无标记性,与之相反的趋势是通过提升标记性突出小称含义。
其他文献
随着新疆双语教育事业的大力发展,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加入到汉语学习行列中。通过对现有资料和新疆地区实际情况的分析发现:同一民族、同一地区的少数民族汉语学习之间存在差
对外汉语的教学目的是培养留学生实际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在实际的教学中,有听说读写等多方面的课程,其中的听力课,伴随着读和写,以听带读,以读带写,在培养学生实际运用汉语能力
汉语语法中存在着大量不对称现象,能愿动词的肯定形式与否定形式之间同样有不对称。由于能愿动词大都不止一个义项,不同义项与否定词搭配情况也不同,就造成了能愿动词肯定式
护士工作压力是困扰护理管理者的一个难题,是影响护理质量的重要因素。认真分析护士工作压力,探讨其应对措施,对提高护理管理者和护士积极应对压力,指导护士释放压力,减轻职
“着”是现代汉语中使用非常普遍的非完成体标记,一直为研究者所关注。许多研究者专注于“着”的语义,然而本文探索“着”结构的时体意义,也就是含有“着”的句子的时体意义
本文以投资者对股票的认知水平为基础,基于信息不对称的视角研究了股价延迟现象的成因。实证检验了投资者认知度与股价延迟现象之间的关系,并且发现投资者对股票认知水平的提
目的探讨三时段多模式保温护理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prostate, TURP)患者疗效及其消化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中航工业三六
随着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老龄化社会悄然降临,城市老年人口急剧增加,经调查显示室外园艺活动逐渐成为老年人热衷的休闲活动,因此,作为居住区重要组成部分的居住区绿地除
参照标准NY/T 761—2008有关蔬菜和水果中农药残留检测对样品前处理的方法,对市场上购买的红富士、印度青、嘎啦果3种常见苹果进行前处理并加标,通过气相色谱仪检测有机磷类
为获得五水硫酸铜失水机理的动力学参数,采用差热分析(DTA)实验研究其脱水过程。采用Kissinger和Ozawa方法计算,得到3步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分别为82.93、66.13、128.13kJ/mol,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