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财务报告信息显得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在资本市场上,投资者主要通过财务报告信息去评价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财务报告信息可以提供有关企业的多种信息,但投资者最关注的是企业的盈利质量信息。建立一个综合的盈利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和模型,利用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信息,评价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盈利质量已经成为广大投资者投资乃至整个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客观需要。全文主要分为四章:第 1 章为导言,介绍:(1)本论文研究背景。上市公司频频暴出丑闻,漂亮的报表背后却掩藏着糟糕的业绩,如何透过企业漂亮的报表,鉴别上市公司盈利质量,已经成为广大投资者投资乃至整个资本市场健康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2)论文研究的主要问题。本文在引入现金流量以及成长性方面的指标后,建立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盈利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且在此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评价模型与公式。(3)研究思路与框架。本文针对目前上市公司盈利质量不高,而我国对上市公司盈利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又不能如实反映出上市公司的盈利质量的现状,通过改进、丰富现有的评价指标建立新的盈利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评价上市公司的盈利质量。并且本文最后尝试采用新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对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盈利质量进行了评价与排名。(4)研究的方法。规范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对上市公司的盈利质量情况用实证的方法进行了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盈利质量不高。(5)目前国内外对盈利质量研究的文献综述。目前国内外有关盈利质量评价的研究较多,但资本市场仍然缺乏一个可操作的、适用性强的评价指标体系来对公司的盈利质量进行综合评价。2第 2 章讨论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盈利质量评价的现状、存在的缺陷以及创新思路。首先介绍国内外学者对盈利质量的定义,在借鉴的基础上,作者对盈利质量作出了自己的定义,指出盈利质量评价应该从盈利能力、获现能力、成长能力三方面进行评价。其次指出我国目前上市公司盈利质量评价侧重于盈利能力的评价,以会计收益信息为中心,存在忽视现金流信息、以及盈利稳定性与成长性方面的信息的缺点,因而不能全面反映上市公司的盈利质量。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自己的创新思路——在盈利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中引入现金流、成长性方面的指标,以综合反映上市公司盈利质量。第 3 章主要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从总体现金流、现金营运指数区间分布、主营业务鲜明度、盈利稳定性和持续性方面对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盈利质量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盈利质量不高,表现在会计利润与现金流入不同步,企业主营业务鲜明度不够高,企业盈利的持续性、发展能力不尽如人意。因此,单纯采用会计利润的某个或几个财务指标来评价企业的盈利质量并不能如实、客观的反应出上市公司真实的盈利质量。必须结合盈利能力、现金流量信息以及发展能力等三方面的财务指标对上市公司的盈利质量进行综合性的分析。第 4 章在第二、三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结合反映盈利能力、获现能力、成长能力等三方面的具体指标,创新我国盈利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评价模型和公式。该模型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目标层,反映上市公司的综合盈利质量;第二层是准则层,指标包括盈利能力、获现能力和成长能力三个方面,反映上市公司盈利质量的三个重要方面;第三层是指标层,共包括 11 项指标。在本章的最后,利用新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模型,对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盈利质量情况进行了综合的分析、评价,并且按照评分结果进行了排名。第 5 章从政策法规准则的制定层面以及规范证券市场参与者等角度提出了提高我国上市公司盈利质量的相关建议。本论文的创新体现在:31、作者在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选择能够反映盈利质量的盈利能力、获现能力、成长能力三个方面的多项指标,构建了新的上市公司盈利指标体系,并进而构造出具体的评价模型和公式. 2、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的评价模型结构清晰,遵循了上市公司盈利质量评价的原则。所建立的指标体系将盈利能力、获现能力、成长能力三方并重,有机地结合为一个统一体,既全面的反映了上市公司的盈利质量,又科学的反映了各评价指标之间的逻辑关系。3、本模型具有较强的实用性。综合评价所采用的指标均来自于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数据获得方便,可操作性强。各项指标的具体评分方法符合人们比较习惯的打分思路,便于计算。4、本模型是根据指标层 11 项指标对准则层三个指标的不同影响,通过合理的指标评分方法和权重分配来计算被评价上市公司的盈利质量,能够科学的反映出这三个基本方面之间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关系。【关键词】上市公司 , 盈利质量 , 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