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蛋白日粮致肉鸡肾损伤的临床研究

来源 :安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y1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蛋白质在动物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正常情况下,机体内的蛋白质时刻处于动态平衡中。一些养殖企业为了提高肉鸡的产出量,加大了蛋白质日粮的饲喂,导致肉鸡蛋白质摄取过量,引起肾脏受损。在肉鸡的饲养中,经常出现饲喂高蛋白饲料而产生疾病的情况,比如禽痛风等。本试验通过在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含量的蛋白质,研究高蛋白日粮对肉鸡肾脏损伤的作用机理。选取120羽20日龄健康得白羽肉杂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30羽5个重复,每个重复6羽鸡。Ⅰ组饲喂基础日粮(蛋白质含19%),Ⅱ、Ⅲ、Ⅳ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豆粕使粗蛋白含量分别达到22%、25%和28%,试验鸡笼养,自由采食、自由饮水,试验期为14 d,试验期间,每天观察鸡的精神状况、食欲和排便情况,于试验第0、7、14 d从每组随机抽取5羽鸡经翅下静脉采血,3000 r·min-1离心10 min后分离血清,置于-20℃冰箱保存,用于肾功能指标及氧化与抗氧化功能检测。试验结束时,从各组随机抽取5羽鸡进行扑杀,立即无菌摘取肾脏,液氮速冻后置于-80℃保存,用于基因黄嘌呤氧化酶(ZOD)和Bcl-2 mRNA表达量的检测。另外,每组选取两羽,取肾脏分别固定于福尔马林和2.5%的戊二醛溶液中,用于观察肾组织的病理变化及超微结构。试验结果显示:1.在整个试验期间,对照组未表现临床发病症状,粪便正常,高蛋白日粮组鸡在试验的第8 d开始出现精神沉郁,喜卧,关节发热,食欲减少,拉白色稀粪,肛周潮湿等现象;其中高蛋白日粮Ⅲ组死亡1羽,死亡率3.3%,Ⅳ组死亡1羽,死亡率3.3%。剖检病死鸡,可见肾脏肿大,呈花斑样,肾实质和输尿管有尿酸盐沉积等病理变化,初步诊断鸡死亡于痛风。2.H·E染色观察,可见对照组肾组织结构完整且形状规则,无明显损伤;高蛋白日粮添加组,出现肾小球萎缩,肾小囊扩张,局部出现炎性灶,部分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脱离基底膜,有水肿的痕迹,部分管腔中有粉红色蛋白。透射电镜观察超微结构,可见对照组细胞结构正常,线粒体结构完整,形状分明,糖原含量丰富;高蛋白日粮组肾小管上皮细胞线粒体肿胀,部分线粒体嵴断裂。部分肾小管上皮细胞线粒体空泡变性,内质网肿胀。3.在第0、7和14 d时,肾功能指标分析,与对照组相比,第7d和第14d各高蛋白日粮组血清中钙(Ca)、肌酐(CREA)、尿素氮(BUN)含量显著上升(P<0.01或P<0.05),血清中磷(P)、镁(Mg)含量变化不显著(P>0.05),第14d尿酸(UA)值呈显著性上升(P<0.05)。4.在第0、7和14d时,氧化与抗氧化指标分析,与对照组相比,第7d、第14 d各高蛋白日粮组血清中和第14 d各高蛋白日粮组肾组织中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羟自由基(·OH)含量显著升高(P<0.01或P<0.05),第7d、第14 d各高蛋白日粮组血清中和第14 d各高蛋白日粮组肾组织中总抗氧力(T-AOC)、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降低(P<0.01或P<0.05)。5.在14 d时,与对照组相比,各高蛋白日粮组肾组织XOD mRNA表达量极显著上升(P<0.01);各高蛋白日粮组肾组织Bcl-2mRNA表达量极显著上升(P<0.01)。综上所述,饲喂高蛋白日粮可造成肉鸡肾组织发生病变,血清肾功能相关指标出现异常,肾组织XOZD、Bcl-2 mRNA表达量显著升高,血清和肾组织氧化指标上升,抗氧化指标下降,出现氧化应激,导致肾脏损伤。
其他文献
目的:1.观察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中脑黑质超声回声强度的变化。2.探讨黑质超声回声的变化与PD患者年龄、性别、发病年龄、病程、临床表现与病情严重程度等
随着纳米技术的兴起,纳米材料在医学影像、生物医药、印染纺织、组织工程学、纳米复合材料生产、生物修复、航空航天以及军事军工等行业与领域有着广泛应用。在过去的一二十
土壤养分存在着普遍的空间变异性,探究养分的空间分布,有利于养分分区管理和指导农民合理施肥。本文将寿县作为研究区,通过传统统计方法研究土壤养分有机质、有效铜、有效铁、有效锌、速效钾和有效磷的基本统计特征。利用GIS以及GS的技术,构建土壤养分的最佳的半变异函数模型,根据所得参数进行插值,探讨主要的影响因素,对促进研究区耕地土壤养分的利用管理及合理施肥具有重要意义。主要研究结果包括以下几方面:(1)对
大豆花叶病毒(soybean mosaic virus,SMV)是马铃薯Y病毒属(Potyvirus)的一种病毒,能侵染大豆并引起花叶、皱缩和坏死等症状,在全球大豆产区造成了严重的减产和品质下降。以传
稳定性是衡量系统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Lyapunov渐近稳定和指数稳定反映系统在无限时间区间渐近趋于零的行为,有限时间稳定(TFS)和输入输出有限时间稳定可以反映系统在短时间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超高频(Ultra-High-Frequency,UHF)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术也成为当下最有前景的研究热点之一。RFID系统的通信能力取决于标签工作特性和信道传输能力,由此标签天线是RFID系统的关键。随着射频识别技术的应用范围的扩展,电子标签常被贴敷于肌肉、血袋、装满水的塑料瓶和其他水分含量高的物体表面,这些
自2017年9月起,统编版语文教科书开始在全国中小学投入使用,该版本教科书清晰地把握了语文学科所特有的在潜移默化中陶染人格、形塑灵魂的特征,试图将国家与民族的育人要求熔铸于课程内容之中,使学生在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也收获健康的情感体验与价值观引导,在德、智、美三个层面全面提高语文综合素养。其具体体现之一是,统编版语文教科书大幅增加了文言文阅读量,传达了国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态度。然而,我们
近几年来,全球长输油管道老龄化和人为破坏的情况较为普遍,泄漏而引发的爆炸事故时有发生,对人类的生命安全及财产造成了重大的影响,快速准确地定位泄漏发生的位置成为了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研究表明,次声波检测技术是目前较为精确的检测技术之一。首先,本论文介绍了次声波检测法的泄漏定位原理以及次声波信号的传播特性,同时通过对定位公式的修正,提高了长输油管道泄漏检测定位的精确度。其次,论文针对管道泄漏时采集到的
环尾狐猴既是动物园重要的观赏动物也是濒危保护动物。目前,环尾狐猴生理生态研究主要集中在行为学和繁殖学上,但血液学研究缺失。血液学基础数据的不全将给环尾狐猴疾病的诊疗带来严重困难。本试验以合肥野生动物园环尾狐猴为研究对象,分别在不同季节进行血液采集,分析血常规、血生化、血气、血清免疫球蛋白等指标,研究不同性别、年龄段和季节环尾狐猴血液学指标间的差异性,为其后续深入的研究和兽医工作者开展疾病防治提供基
背景和目的:氨基葡萄糖是一种具有小分子量和单分子特性的氨基单糖。氨基葡萄糖可能通过氨基己糖生物合成途径(HBP)增加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从而影响多种信号传导途径的活性。研究发现氨基葡萄糖在神经炎症、脱髓鞘疾病和脑卒中等神经系统疾病中具有保护作用。然而,氨基葡萄糖影响癫痫发作的研究尚未涉及。癫痫发作是一个能量积聚、同步化电活动快速耗能和能量耗竭的过程,同时伴随着癫痫发作的产生、泛化和终止。能量耗竭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