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具有反思性,反思是对自己的思维过程、思维结果进行再认识的检验过程。它是化学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学会学习的重要途径。没有反思,学生的理解水平不可能从一个水平升华到更高的水平。反思性学习,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对自身的学习活动过程的反思来进行学习,通俗地说,就是学习者清楚地意识到自己为什么学、学什么和怎样学的学习活动(why,what,how)。是学习者对自身学习活动的过程,以及活动过程中所涉及的有关的事物、材料、信息、思维、结果等学习特征的反向思考,是学习者学会学习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反思性学习具有探究性、主体性、进展性、创新性四个基本特征。反思学习能力是学习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反思学习能力对学生的终生学习起重要作用。当代建构主义学说认为学习不是被动的接受,不是单纯地复制与同化,它要求学生在活动中进行建构,要求学生对自己的活动过程不断地进行反省、概括和抽象。但在目前的教学实践中,最薄弱的正是反思性学习这一环节。通过对乐清市虹桥中学的高一高二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学生的化学反思性学习能力普遍较弱。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学生普遍缺乏自觉反思的意识;教师对学生的反思性学习不够重视。学生的反思学习能力需要教师有意识的指导与培养。通过在化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反思训练实验,发现学生的反思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成绩进步显著。这说明,实验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实验中,所采用的训练策略是有效的。本文以化学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建构主义和元认知教育理论为指导,采用文献法、调查法、行动研究、师生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将教学实践与教学理论相结合。通过对反思性学习理论基础、反思性学习的涵义及意义以及国内外的反思性学习理论的分析,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并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高中化学开展反思性学习的培养和研究,寻求一些行之有效的反思性学习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课题主要讨论了以下四个部分:培养学生反思性学习能力的理论基础,分析了反思性学习涵义、特征和过程;采用自编的《高中学生化学反思性学习能力调查问卷》分析了高中学生化学反思性学习的能力发展情况;采用实验研究法分析了学生反思性学习能力的发展状况。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有针对性地总结出了培养学生反思性学习能力六个方面的教学策略:激发并强化高中学生化学反思性学习意识;建立反思日记,增强学生的反思毅力;通过小组讨论机制,建立互动的反思关系;结合学科特色,促进学生进行反思;开放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反思;实行学生自我评价活动,提高反思能力。通过对高中化学反思性学习能力培养的初步研究,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其教学策略可以为学生有效学习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但是由于论文研究的时间短,一些问题如根据不同的内容和不同的学生采取什么方式学习更有效等还有待我们进一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