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A、PAI-1在游离穿支皮瓣移植术后静脉危象早期表达变化的实验研究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yen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t-PA、PAI-1在游离穿支皮瓣移植术后静脉危象早期不同时间点的变化规律与意义。方法:将30只体重2.5-3.0Kg四月龄健康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为实验组(n=15)和对照组(n=15)。实验组和对照组均建立腹壁浅动脉穿支皮瓣(SEAPF)游离移植模型。游离移植模型构建成功后,实验组采用体外留线结扎以阻断静脉回流来构建SEAPF静脉危象模型。观察结扎前后皮瓣的血运变化,于静脉危象发生的不同时间点采血,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t-PA和PAI-1浓度,切取部分皮瓣组织行病理观察。利用SPSS17.C统计学软件行统计分析,取P=0.05作为检验水准。结果:除1例发生麻醉意外、对照组1例发生静脉危象外,其余均成功构建穿支皮瓣游离移植和静脉危象模型。皮瓣在静脉结扎1h之内颜色无明显改变,在静脉结扎2h以后出现典型静脉危象表现。t-PA和PAI-1在皮瓣移植前、通血即刻、静脉结扎即刻、结扎后15min、结扎后30min、结扎后1h无显著性差异(P>0.05),t-PA在静脉结扎后2h、4h、6h、8h浓度显著降低(P<0.05),PAI-1在静脉结扎后2h、4h、6h、8h浓度显著升高(P<0.05)。病理结果显示:随着穿支皮瓣发生静脉危象时间的延长,管腔内红细胞逐渐粘附聚集,最后导致血管堵塞。结论:目前尚不能证实t-PA、PAI-1对穿支皮瓣移植术后静脉危象的早期(2h以内)预警有意义。
其他文献
在胸腹主动脉手术、脊柱外科手术和脊髓的外伤过程中可以导致脊髓血流量的减少或者阻断,引起脊髓的原发性损伤。在脊髓恢复再灌注后,组织的损伤并未减轻,反而进一步的加重,引起脊
目的:通过改良Allen’s法建立SD大鼠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模型,观察川芎嗪治疗组对大鼠损伤模型的GAP-43和Survivin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川芎嗪治疗脊髓损伤的可
目的:探讨COMT基因单体型对胃癌根治术病人芬太尼术后镇痛效应的影响。方法:择期全身麻醉下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115例,ASA Ⅰ-Ⅲ级。术后采用芬太尼自控静脉镇痛至术后48小时,维
化学史的教育价值一直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学生对化学史的了解也仅仅停留在几个简单人物的介绍上。构建重现经典实验的实验教学模式,用化学史贯穿整个课程,有利于加强学生对
目的探讨国人行枕骨髁螺钉内固定术的可行性,提出国人枕骨髁螺钉置钉通道的相关参数及螺钉规格。方法1.枕骨髁的解剖学观测:获取枕骨干燥标本60例,参照Ozer M A提出的枕骨髁分型
目的:验证两个独立阅片者对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FAI)的诊断有无显著性差异;.对比同一阅片者前后两次诊断有无显著性差异。材料和方法:本研究为一项临床回顾性研究,通过制度审查委员
介绍了相变材料的分类和相变智能纤维的制备方法,详述了相变纺织品智能调温的作用原理、调温特点,对相变材料在纺织领域中研究的问题及发展方向进行了简单分析。
目的:通过测定TLR4、TLR5在无菌性松动与感染性松动髋关节假体周围界膜组织的表达情况,并与其在正常髋关节滑膜组织中的表达对比,评价TLR4、TLR5与无菌性或感染性假体松动的相关
随着人类社会逐渐步入老龄化,与骨质疏松相关骨折的发病率也在逐渐增长,其中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并发症。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传统治疗方法主要
为了提高行政审判的效率,减低诉讼成本、缩短审理期限,行政诉讼程序的简化已经成为趋势,域外一些国家及地区的行政诉讼中先后设置了简易程序或有其它的略式程序规定。我国行政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