庾信铭文研究

来源 :辽宁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sir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研究庾信的铭文。庾信是六朝时期重要的作家,其铭文也有杰出的成就。本文以清代倪璠所编辑的《庾子山集注》为基础,从其具体作品出发,运用史论结合的方法,以及文献学与文艺学相结合的方法,对庾信的铭文进行比较全面的研究。全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本着“原始以表末”的原则,简要地梳理一下庾信之前铭文的发展状况,并对铭这一文体概念加以解释。第二部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方面,在《文苑英华》的基础之上,对庾信的铭文重新分类。根据载体的不同,共划分为五类,即建筑铭,山川铭,器物铭,神道碑铭和墓志铭。文章中对每一类作品都进行了必要的分析和探讨。第二方面,从声律、对偶、用典、藻饰四个方面入手,并采取相互比较的方法,对庾信骈体铭文的特点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此同时,对庾信铭文骈散结合,吸收其他文体之长等特点也进行了必要的分析和介绍。第三部分包含两个方面:第一,从史的角度切入,总结了庾信铭文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历史地位;第二,按照史的顺序,介绍了庾信铭文对后世铭文创作的影响。全文的结论是:庾信的骈体铭文,上承汉魏六朝,下启唐宋元明清,情辞兼胜,文质彬彬,是无可置疑的高峰。
其他文献
人类具有先天性的热爱学习和自我实现的倾向,然而许多教师常使用外在控制手段来督促学生学习英语,这种做法会破坏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抑制学生对英语学习固有的热情。鉴于
一直以来,以作者和作品为中心的翻译观使得译者被认为是作者的仆人,处于边缘化地位。以作品和读者为中心的接受美学的提出则使人们重新认识到作为特殊读者和作者的译者在翻译
唐伯虎题材戏曲作品研究是浩若烟海的唐伯虎研究中较为鲜见的一类。本文试图在把握明清唐伯虎题材戏曲作品的基础上,将明清戏曲作品中的唐伯虎造型作一系统的研究,并分四个章
城市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象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入城市化迅速发展时期,越来越多郊区的村庄被纳入城市规划的范围。它们在城市发展的带动与影响下发生着明显的乡村—城市
近年来,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因心理问题引发的恶性事件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界普遍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探讨经济困难学生在人际交往、认知心理、负面情绪等方面
我国正处于房地产业快速发展的时期,它对生态环境和能源的消耗造成了很大的压力。目前,房地产业正面临着一场生态要求所带来的“绿色革命”。我们应该将以前那种高消耗的、高
器物纹饰除了具有艺术观赏性外,还承载了大量的历史、文化信息。研究者可以通过纹饰对文物年代、等级及制作工艺等方面进行分析推断。例如明清时期皇家用瓷有着严格的等级制
为高效利用能源,文章以高耗能的铁合金矿热炉为研究对象,对无功补偿技术进行了论述。针对某公司电炉二次低压补偿投入前后的数据对比,从功率因数提高的角度出发,对低压补偿在矿热
一、编制运输卫星帐户的起因运输活动属于服务活动,包括货运和客运两个部分。作为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产业,运输活动与整个国民经济具有紧密的联系。因此,人们总是很重视运输活
本文对《全唐诗》中所收录的皎然的484首诗进行了分析,归纳出了皎然诗歌的韵例,确定了每首诗的韵脚,进而以部统韵,分析出皎然诗歌用韵中的同用独用情况,并将之与《广韵》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