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偶氮染料是一类含有一个或多个-N=N-的芳香族化合物,它通常应用于纺织、造纸、食品、皮革、化妆品、医药等行业,是应用最为广泛且种类最多的一类合成染料。由于偶氮键的存在,偶氮染料分子结构相对稳定,通常不易降解。工业中偶氮染料废水若不加处理直接排放到环境中不仅会影响水体的色度,而且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甚至能引起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因此,探索有效的方法从水体中移除偶氮染料至关重要,已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本文首先研究A07的浓度、脱色pH、脱色温度、脱色时间、吐温-80、金属离子和碳源浓度对白腐真菌刺芹侧耳(Pleurotuseryngii-Co007)和杂色云芝(Coriolus versicolorgs-27)的混合菌丝降解A07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4.5,280℃的条件下,Pleurotuseryngii-Co007和Coriolusversicolor-gs027混合菌丝脱色降解 100mg/L 的酸性橙7,24h脱色率可达93%;浓度为0.05%的吐温-80可以明显促进混合菌丝对A07的脱色降解,浓度超过0.1%会在一定程度抑制混合菌丝对A07的脱色降解;5mmol Mn2+和Mg2+对A07的脱色降解有促进作用,其它金属离子则会抑制酸性橙7的降解;Pleurotuseryngii-Co007和Coriolus versicolorgs027混合菌丝可以实现对A07多批次脱色,三次重复脱色后脱色率仍可达到45%左右,同时补加葡萄糖可以提高混合菌丝对A07重复脱色的能力,尤以补加1.0g/L-1.5g/L的葡萄糖,重复脱色效果较好。其次,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红外光谱(FTIR)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 Pleurotus eryngii-Co007和Coriolus versicolorg-gs027混合菌丝降解A07的产物进行了检测分析,并对产物的毒性进行了验证,以揭示A07可能的降解路径及其产物的毒性。结果表明: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显示,A07的降解液在230 nm、310 nm、420 nm和485 nm处的吸收峰减弱或消失,并在255 nm处产生一个新的吸收峰,说明Pleurotus eryngii-Co007和Coriolus versicolor-gs02 混合菌丝对 A07 的脱色主要依靠混合菌丝分泌的酶降解,而非菌丝体的吸附作用;红外光谱显示,A07及其降解液的红外光谱在指纹区(1500-500 cm-1)差异较大,同时推断A07的降解产物可能含有官能团C=O、-OH、-NH、-NH2;HPLC显示A07降解液在11.6min处的色谱峰消失,而在1.5min、1.7min左右和4min左右出现了三个新的峰,其中在1.7min和4min的色谱峰分别对应的物质为对氨基苯磺酸和1-氨基-2-萘酚;植物毒性实验表明,Pleurotus eryngii-Co007和Coriolus vesicolorgs027混合菌丝对A07脱毒效果较好。最后,研究了白腐真菌 Pleurotus eryngi-Co007和Coriolus versicolor-gs027混合菌丝对A07和MG混合染料模拟的实际染料废水进行脱色降解,并对其COD和色度的去除率进行了探讨,同时研究了染料浓度、脱色pH、氧化还原调节剂和碳源浓度等对混合菌丝脱色降解混合染料的影响。结果表明:Pleurotus eryngii-Co007和Coriolus versicolorgs-27混合菌丝对100 mg/L的A07和100 mg/LMG脱色降解,其COD和色度的去除率比混合菌丝对100mg/LA07、RBBR、MG等单一染料的COD和色度的去除率要高,脱色48h,其COD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别可以达到93%和97%左右;混合染料浓度越大,对菌丝体的毒性作用越大,其COD和色度的去除率越低,结合实际与理论研究,混合染料的浓度选100mg/L为宜;混合菌丝对混合染料的最佳脱色pH为4.5;氧化还原调节剂ABTS和MnSO4·H2O能够提高混合菌丝对A07+MG混合染料的脱色能力,这与它们能分别促进Lac和MnP的分泌及增加其活性有关;混合菌丝对A07和MG的混合染料重复脱色三次,其COD和色度的去除率仍可达60%左右,同时补加葡萄糖可以提高混合菌丝对混合染料重复脱色的能力,尤以补加1.0 g/L的葡萄糖,其COD和色度的去除率较佳;混合菌丝对混合染料的脱色降解,脱色体系的COD值从6570 mg/L降至431 mg/L,符合纺织工业废水三级标准最高允许的排放浓度500 m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