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F-FDG PET-CT对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放疗影响的剂量学研究

来源 :山东省医学科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chen198809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通常指除T3N1MO及恶性胸水外的临床Ⅲ患者,绝大多数应采取化放综合治疗。常规放疗由于适形性差、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大而限制了剂量的进一步提升,包括三维适形放疗(3D-CRT)在内的精确放疗(PAR)技术的发展则恰好克服了上述缺点而在临床上得以广泛应用。通常PAR的实施是以CT定位为基础的,但CT在勾画靶区时所提供的信息往往不能满足PAR的临床要求。 18F-FDGPET-CT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影像学检查系统,它最为突出的特点是在精确的解剖层面上显示局部组织代谢及功能的改变,通过解剖及代谢信息的互补,准确提供肿瘤原发灶、区域淋巴结、远处转移灶的解剖和功能信息,提高了肿瘤诊断和分期的准确性。它克服了PET图像缺乏解剖信息和低对比及低分辨率的缺点,并结合4排或目前较为先进的16排螺旋CT所提供的高分辨率、低噪声的断层图像,使患者通过一次检查即可同时获得病变形态学和功能代谢信息,比单纯用PET或CT检查提高了对恶性肿瘤诊断的特异性和准确性。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有无区域性淋巴结转移是选择治疗方法的重要依据。通常认为没有或只有肺门淋巴结转移(NO-N1)的早期病变可以手术切除为首选并存在潜在的外科治愈可能,若有同侧纵隔淋巴结转移(N2),则需要在诱导治疗后再给予局部治疗(如手术、放疗或手术+放疗),然后再给予辅助性化疗。有对侧纵隔的淋巴结转移(N3)时则不主张手术治疗,而以姑息性的放疗和化疗为主。本研究旨在探讨18F-FDGPET-CT提供的纵隔淋巴结转移诊断信息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三维适形放疗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4年3月~2005年3月临床分期为N1-N3MO且同期行CT定位和PET-CT检查的13例NSCLC患者,分别在常规CT条件下及参考PET-CT信息的情况下勾画靶区并制定三维适形放疗计划,对两种计划进行比较,分析PET-CT对NSCLC适形放疗计划的影响。 13例患者首先在常规条件下进行CT定位,即采用体位固定设施、平静自由呼吸、静脉团注强化剂,然后将CT图像经网络传输至计划系统。由一名放射诊断医师和一名放疗医师分别在肺窗(窗宽1600HU,窗位800HU)及纵隔窗(窗宽400HU,窗位40HU)勾画肺原发病灶及纵隔转移淋巴结(直径≥1cm),分别称为GTVp-CT和GTVn-CT。并勾画肺、心脏、脊髓等周围危险器官,有高年资物理师设计三维放疗计划。 参考PET-CT时由一名核医学科医师、一名放射诊断医师、一名放疗医师共同在定位CT图像上勾画靶区,原发灶的勾画主要以CT图像为主,即GTVp-PET-CT=GTVp-CT;考虑到18F-FDGPET-CT在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诊断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均较CT为高,特别是特异性接近于100%,故对CT上≥10mm但其SUV<2.5者不予勾画,对CT上≥10mm且SUV>2.5以CT进行勾画,对CT上<10mm但SUV>2.5者勾画全部该淋巴结区域(例如第7组),对CT<10mm且SUV<2.5者不予勾画,此即为GTVn-PET-CT。GTV=GTVn+GTVp。肺、心脏、脊髓等周围危险器官的勾画方法同前,由同一名物理师制定三维放疗计划。 CTV和PTV的规定如下: CTV:包括CTVp和CTVn-PET-CT,分别定义如下CTVp:根据李万龙等的研究成果,鳞癌原发灶外放5mm,腺癌外放7mm。 CTVn:CTVn=GTVnPTV:包括PTVp和PTVn,分别定义如下PTVp:根据原发肿瘤位置,在CTVp基础上三维方向上外扩10~15mm(上、中叶)或15~20mm(下叶),以补偿肿瘤移动和摆位误差。 PTVn:在CTVn基础上三维方向上外扩10mm。利用DVH图分别记录每一名患者在两种计划上的靶区体积,包括GTVp、GTVn、PTVp、PTVn;患、健侧肺V20、V30、MLD;心脏D33、D67、D100及脊髓最大受量Dmax,采用配对T检验对上述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由于PET-CT参与导致分期下降者6例(6/13,46.1%),无变化者4例(4/13,30.7%),分期上升者3例(3/13,23.1%);靶区减少者10例(76.9%),增大者3例(23.1%),减少或增加的原因为纵隔淋巴结放疗靶区的减少或增加;但纵隔淋巴结靶区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CT和PET-CT的GTVn分别为(90.1±62.9)cm3和(84.9±53.5)cm3,P=0.786;PTVn分别为(180.8±95.9cm3)和(152.8±80.1cm3),P=036)。正常组织受量的变化中反映患侧肺受量变化的指标V20、V30、ML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22、0.036、0.011;但健侧肺V20、V30、MLD,心脏D33、D67、D100,脊髓最大受量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93、0.115、0.084,0.769、0.779、0.445,0.084。 结论:PET-CT检查信息在N1-N3MO的NSCLC患者中不但可增加分期准确性,并且利用该信息可以更加准确的勾画靶区,正常组织受量(患侧肺)与靶区的增加或减少成正比关系。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当前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大多数学生已习惯课堂上听老师讲、课后作业练的形式,缺乏主动学习、敢于表现自我的精神。初中英语课堂教学随着内容的加深,由于课时和内容的限制,越发向英语的语法课堂转化,也因此而少了些许学习语言的趣味,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一些学生渐渐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因此,在初中英语课堂采取激励机制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 初中英语 激励机制 构建与监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使
摘 要: 翻转课堂模式,是一种在“互联网 ”浪潮中,从大洋彼岸的美国漂泊而来的具有颠覆性的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如何“洋为中用”,将这种模式有效地应用到初中英语教学之中呢?实践表明,通过微课,翻转课堂的“孪生兄弟”,让学生在课前“先睹为快”,课中“众说纷纭”,课后才会“锦上添花”。  关键词: 微课 翻转课堂 初中英语  正如QQ掉线提示: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没网。互联网拉近了时空距离,将我们带进了
摘 要: 新课程倡导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模式实施课堂教学,有利于学生的语言学习和交际运用,为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充分体验英语学习的快乐,从而产生求知的欲望,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英语课堂教学的高效。  关键词: 英语 教学模式 任务型 四位一体  根据仁爱版初中英语教材的特点和农村初中生的学情状况,以及课程标准要求,探索适合学生英语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的语言学
摘 要: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日益发展,微视频资源广泛融入英语课堂教学,成为教师优化课堂教学、创设教学情境的重要载体。文中从初中英语教学出发,分析微视频在初中英语教学情境创设中具有的独特优势,并在英语课堂教学实践中积极探寻应用微视频情境的有效策略,旨在为英语情境教学提供一些有益的经验做法。  关键词: 初中英语 情境教学 微视频 情境创设 应用策略  一、引言  每年秋季新学期的第一堂英语课,我校英语
根据2012年全球癌症数据研究,胃癌的发病率位居全球第四,每年全球有超过95万例新发胃癌病例,胃癌的病死率则在癌症导致的死亡中位居第二,每年约有72万例胃癌患者死亡。尽管对于胃
摘 要: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 Model)源于美国,这种教育模式近些年被引入中国,引起我国教育界的广泛关注。翻转课堂颠覆了传统的老师讲课、课后作业的模式,充分利用了课堂教学时间,促进了学生个性化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从而提升了教学效率和质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利用翻转教学模式对师生都有重大的意义。本文主要介绍了翻转课堂,分析了初中英语教育中翻转课堂的可行性与必要性,阐述了初中
摘 要:英语顾名思义是一门语言,而语言无非是要通过说表达的。而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小学生、中学生甚至大学生看到单词明白什么意思却不知道它的读音呢?这种现象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在中国教育中。英语学习中写大过读,这是长久以来应试教育下的英语学习模式。随着我们国家的日益强大,英语作为我们进入国际化后的通用语言,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一种学科,一种语言,它可以说是一门技术,走进国际的一条必经之路。我国的教育体制不断完
摘 要: 任务型教学中,通过学生的参与、交流、合作等情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可以创造和发挥潜能,在任务活动中感知语言的意义,让学生真正做到在课堂“做”中学、“学”中做。初中是学习外语的重要阶段,是一个承上启下的环节。本文主要探讨的是如何在外语教学中开展任务型教学和任务型教学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关键词: 口语教学 初中英语 任务型教学法  随着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