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旨在了解长春地区在二胎政策开放前后孕产妇分娩情况的变化,为进一步探究孕产妇分娩现况影响因素的研究提供依据,并针对当前孕产妇现状存在的问题提供干预措施。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7年11月长春市某三甲医院收治的所有产妇病例资料共17315例为研究对象,进行横断面研究。研究内容包括孕产妇的一般人口学特征、分娩方式、妊娠结局等。应用Epidata 3.1软件进行数据库的建立,数据分析采用SPSS24.0软件。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来进行统计描述;计数资料的描述采用构成比和率;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2015-2017年.该三甲医院共收治产妇17315例。其中,2015年1月1日—12月31日该三甲医院收治产妇总人数为3776人,月平均产妇人数351.00±28.34人。2016年1月1日—12月31日该三甲医院收治产妇总人数为7147人,月平均产妇人数638.83±104.95人。2017年1月1日—11月30日收治产妇总人数为6392人,月平均产妇人数625.91±40.23人。2.将长春市某三甲医院2015年所收治的孕产妇分娩方式进行统计。其中,2015年所有孕产妇剖宫产3115例(82.49%),自然分娩661例(17.52%),<20岁,产妇剖宫产50例,占78.12%;20~25岁,产妇剖宫产323例,占77.09%;25~30岁,产妇剖宫产1105例,占79.04%;≥30岁,产妇1637例,占86.39%。各年龄段产妇分娩形式选取有差别(P<0.05)。2016年剖宫产5496例(76.90%),自然分娩1651例(23.10%),<20岁产妇剖宫产51例,占78.12%;20~25岁产妇剖宫产386例,占62.26%;26~30岁产妇剖宫产2254例,占比76.59%;≥30岁产妇2805例,占比79.71%。各个年龄段产妇分娩方式选择有统计学差异(P<0.05)。2017年剖宫产5130例(80.26%),自然分娩1262例(19.74%),<20岁产妇剖宫产35例,占76.09%;20~25岁产妇剖宫产358例,占76.82%;25~30岁产妇剖宫产1930例,占76.31%;≥30岁产妇2805例,各占79.71%。各年龄段产妇分娩方式选择有统计学差异(P<0.05)。3.2015年1月1日—12月31日长春市某三甲医院高危产妇2461人,每月高危产妇人数,最高可达262人,最低为173人,月平均高危产妇人数205.5±26.03人。2016年1月1日—12月31日长春市某三甲医院高危产妇人数为4119人,每月高危产妇人数,最高可达409人,最低为238人,月平均高危产妇人数344.25±50.98人。2017年1月1日—11月30日长春市某三甲医院高危产妇3902人,每月高危产妇人数,最高可达77人,最低为195人,月平均高危产妇人数330.18±55.55人。4.2015年1月1日—12月31日长春市某三甲医院剖宫产瘢痕妊娠产妇318人,月平均剖宫产瘢痕妊娠产妇人数为26.5±7.29人。2016年1月1日—12月31日长春市某三甲医院剖宫产瘢痕妊娠产妇684人,月平均剖宫产瘢痕妊娠产妇人数57.00±20.45人。2017年1月1日—2017年11月30日剖宫产瘢痕妊娠产妇829人,月平均剖宫产瘢痕妊娠产妇人数为75.36±10.55人。5.产妇所面临的妊娠风险中,死胎死产率、低出生体重率、产科出血患病率、羊水栓塞患病率、产妇贫血患病率,在二胎政策全面实施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妊娠并发症/合并症患病率,严重产妇结局发生率,妊娠期糖尿病患病率,危重产妇发生率,产妇死亡率等指标差异有差别(P<0.05)。6.在胎儿因素中,2015-2017年,巨大儿发生例数、胎儿宫内窘迫发生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胎位异常产生情况、胎盘异常产生例数、产程异常产生例数、难产产生例数等指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与2015相比,2016、2017年孕产妇人数明显升高。2.2015-2017年不同年龄组的孕产妇剖宫产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当年龄大于20岁时,随着年龄的增加,剖宫产率增加。3.产妇并发症患病率升高,产妇死亡率升高。4.跟2015年相比,2016和2017年产妇妊娠期糖尿病患病率升高。5.2015-2017年,胎位异常率,胎盘异常率,产程异常率,难产率呈逐年增高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