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知青文学的一种独特创作视角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y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青文学并不是一个艺术流派,仅仅是同一种题材的文学作品的汇集。作为一种文学现象,知青文学的书写是与知青上山下乡的那段历史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创作主体对那段历史不同的追忆为我们提供了形态各异的知青生活历史图景。本文主要从人与自然这对至关重要的关系出发,在描述的基础上探讨知青文学创作的不同视角。本文分三章试图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阐释与论述:第一章:人与自然:知青人生中至关重要的一种关系。上山下乡运动使知青与大自然的关系几乎在一夜间就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原来的与大自然极度疏离转向直接置身其中。人与自然的“零距离”,不仅使知青的活动开始受制于自然,而且情感世界也与自然界有了直接对应。包括他们的生活观念、人生观念等,都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这就使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了知青人生中时时都在发挥重要作用的一种基本关系。第二章:“人”的审美视角:知青文学中的“自然”形象。这部分主要是对知青文学中的三类“自然”形象进行分析与解读:知青文学渲染自然生态环境的荒芜和严酷,以此来作为知青苦难生活的象征;知青文学突出知青们对恶劣的自然环境的征服,以此来作为知青青春无悔的见证;知青文学剥离农村的落后与贫瘠,将自然一味诗化,在与物欲横流的城市文化的对比中,对淳朴而又亲切的乡土文明大唱赞歌,以此作为心灵的依托、精神的家园。这三种审美视角都是从单一的人的角度出发的。第三章:“自然”审美视角:知青文学表现的新领域。地球生物圈内的生态危机问题,是今天的作家都要面对的世界性难题。知青文学在这一背景下,创作主体的审美视角转变成从自然而不是从单一的人的角度,去重新审视知青运动和知青人生,把自然放到与人血脉相关的位置上去,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互动中,开拓出知青小说表现的新领域,拓展出表现生态环境问题的时代主题。
其他文献
法律信仰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断向前发展的强大内驱动力,但目前,在我国大力推进依法治国的今天,公民法律信仰缺失问题严重,如何培育公民的法律信仰已经成为不可回避且亟待
通过CNKI数据库对“校园足球”进行检索,并对得到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述评,分析近年来校园足球研究进展,认为当前“校园足球”研究是较为热点的选题方向,研究成果呈现递增现象;校
《红字》是美国19世纪杰出浪漫主义作家纳撒尼尔·霍桑的代表作之一。霍桑和清教主义传统有着复杂的关系。他的作品常常弥漫着浓厚的清教主义宗教色彩。因此,基于清教主义"原
胶东东部地区的元古宙花岗岩-片麻岩杂岩,可分为:(1)石英闪长质-英云闪长质-花岗闪长质片麻岩(2)二长花岗质-钾长花岗质片麻岩和(3)淡色花岗岩三套岩石。它们之间可识别侵位先后关系,岩相中普
国有资产管理是财务管理中的重点和难点,管理的漏洞可造成国有资产的严重流失,并存在隐藏弊端和腐败的风险,本文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的角度,阐述了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国
对120 t/d城市污泥循环流化床焚烧炉飞灰中重金属迁移富集特性进行试验研究,对污泥、飞灰及不同温度、取样点的飞灰中Cr、Mn、Ni、Cu、Zn、As、Cd和Pb 8种重金属迁移富集特性
铝合金具有优良的加工性能,广泛应用在工业生产中,Cu元素作为硬质强化相,常被添加到Al合金中,以便获得更好的性能。作为加工合金的一种重要技术,半固态加工技术综合了凝固和塑性加
俗话说:“翻过龙泉山收入翻一番。”简阳市贾家镇地处龙泉山东侧,毗邻龙泉驿区茶店镇、山泉镇。前些年,龙泉的乡村旅游搞得风生水起,农民赚得盆满钵满,而贾家的农民还在靠传统
宗祠,作为一种特殊的不动产类型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笔者通过对泉州本土宗祠产权纠纷案件的思考,引发了对宗祠权属登记问题的反思。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相应地,
<正>中学课余跳远训练中,不少运动员只重视下肢的专项力量训练,而对上肢的专项力量尤其是摆动力量的训练却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一、中学生跳远运动员提高上肢摆动力量的主要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