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80年邓小平同志提出“出售公房、调整租金、提倡个人建房买房”的总体房改设想以来,中国为解决住房问题已经经过了将近三十年的历程,在住房制度改革和住房市场发育的过程当中,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出现了突出的问题。特别是近几年来,一些城市房价上涨过猛,涨幅较高。住房供给结构失衡,住房保障措施落实不力,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突出,市场发育不健全、市场秩序混乱等。这些问题引起了较强的社会反响。本文从政策工具角度对我国住房政策进行了一次全新的梳理。政策工具研究的技术路线一般经过这样的程序:首先明确政策环境(也就是政策背景),其次根据政策问题确定政策目标,最后再依据政策目标选择相应的政策工具。本文也遵循了这一研究思路。在研究国外住房问题时发现,在解决住房问题较好的国家如新加坡、瑞典大都有明确具体的政策目标,进而有对应的政策工具选择。而目前我国的住房政策目标存在模糊不清、左右摇摆的现象,也没有关于住房政策目标的完整明确表述。这就造成了住房政策工具选择混乱的局面。所以,要想解决我国的住房问题,首先需要明确我国的住房政策目标,进而选择相应的政策工具。本文从政策工具角度回顾中国住房政策的同时,对新加坡和瑞典的住房政策特点进行了概括,并根据两国住房政策特点和中国的实际情况,论述国外经验对我国的启示,从政策工具角度提出我国城镇居民住房问题的解决途径。本文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梳理住房政策工具的相关理论。首先介绍政策工具的相关理论,其次分析住房政策的总目标和具体目标大致有哪些,最后详细论述住房政策工具的类型和效果。第二部分:解决我国城镇居民住房问题政策工具变迁。回顾80年房改开始以来我国城镇住房政策改革的背景与演变(从目标及工具演变的角度);大致分1980至1998和1998至今两个阶段。并对每个阶段的政策目标和工具存在问题进行分析评价。第三部分:发达国家在解决住房问题上的政策工具选择并评价。介绍发达住房政策确立的背景,并以瑞典和新加坡为研究对象,对其有关住房的政策目标以及相应的政策工具选择进行梳理和总结。在此基础上解释西方先进国家经验对我国的启发。分析我国住房政策环境相对于他们的特性,针对这种特性,应该如何借鉴经验。第四部分:中国现阶段的住房政策工具选择。根据现阶段的住房政策背景具体应该确立什么样的住房政策目标体系,以及选择哪些政策工具来解决城镇居民的住房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