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等文件中多次强调青少年体育的发展,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不单单是学校或某一方的责任,应该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需要社会各界共同承担,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与学校联动发展能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与学校联动发展不仅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发展提供便利同时联动发展整合各方资源支持了学校体育的发展。那么,我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与学校联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哪些问题和困境?国外发达国家在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与学校联动发展方面有哪些有益的举措?我国政府应该如何引导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与学校联动发展?等等均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通过文献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深入调查我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与学校联动发展的现状,分析当前俱乐部与学校联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发达国家俱乐部与学校联动发展的有益方法,提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与学校联动发展的策略与建议,为我国更好的引导俱乐部与学校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研究结论如下:(1)参与与学校联动发展的俱乐部现状:①参与联动的俱乐部依托单位类型多样,全部拥有完善的注册资质;②俱乐部全部拥有单独银行账户,基本上摆脱依托单位的财务管理;俱乐部的主要创收形式为培训,经费支出主要用于项目或活动,用于宣传的支出不足;③组织管理逐渐科学化,理事会制、董事会制为主;俱乐部法人多由俱乐部专职责任人担任;组织管理制度较为完善,俱乐部都拥有至少一套组织管理制度;④大部分参与联动的俱乐部师资、场地能够满足自身发展;⑤参与与学校联动发展的俱乐部开展活动形式主要为技能培训,综合型俱乐部与单项俱乐部都会将某一项目作为俱乐部特色项目进行宣传开展,宣传途径主要依靠举办展示活动和参与公益活动;⑥参与联动的俱乐部认为俱乐部自身组织管理和开展活动力度、政府及上级部门政策支持力度对自身发展促进效果明显;绝大部分俱乐部指导人员技能、数量和活动项目质量能够满足俱乐部发展需求。(2)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与学校联动发展现状:①政府参与俱乐部与学校联动的比例较低;②青少年体育俱乐部选择与学校联动的主要目的是师生家长和自身发展的需要,学校选择联动的主要目的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需要;③大多数联动的产生方式是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主动直接联系学校;绝大多数的联动工作有专门联络人负责沟通;俱乐部与学校希望政府工作人员担任联络人的比例最高;④联动过程中资源互补出现多赢的局面,联合开展内容主要是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为学校开展技能培训为主;⑤俱乐部和学校都倾向于选择俱乐部特色项目作为联动开展项目;⑥联动发展对家庭成员参与体育活动有明显作用,对家庭成员体育参与意识、行为有明显提高;⑦绝大多数联动过程向高水平组织输送过竞技体育后备人才;⑧联动对学校、俱乐部、青少年、家庭都产生了积极效果;⑨资金支持和政策法规支持是双方在联动中主要想得到的支持;双方都认为政府、协会等主管部门缺乏对联合开展工作的引导是制约联动发展的主要因素。(3)我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与学校联动发展存在的问题:①政府部门参与联动比例低,缺乏引导;②联动参与主体分属不同部门,造成管理混乱;③学校与俱乐部联动发展各支持主体之间缺少专门的信息传递媒介和联系渠道;④学校面临安全隐患等多种因素,对于联动发展出与保守状态;⑤联动发展资源需求存在偏差,无法合理发挥优势;⑥我国目前缺乏对俱乐部与学校联动的评价标准。(4)发达国家俱乐部与学校联动发展的有益方法:①体育部与教育部等多部门联合制定政策鼓励学校与俱乐部产生联系;②成立专门枢纽型社会组织负责引导并整合多方力量支持俱乐部与学校联动发展;③完善的管理体制保障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与学校联动。发达国家俱乐部与学校联动发展的有益方法对我国的启示:①多部门协调制定政策促进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与学校联动发展;②设立专门部门或组织负责引导协调多部门促进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与学校联动发展;③制定学校与俱乐部标准化认证;④形成完备的志愿者服务体系。(5)我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与学校联动发展的策略与建议:①确保政策落实的连贯性,从政策入手打开学校大门;②各部门配合枢纽体育组织发挥整合作用;③制定俱乐部与学校联动准入标准与等级标准;④把握行政力量的弹性介入权力下方,促进联动资源互换;⑤加强志愿精神培养,促进家庭体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