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鹖冠子》与先秦道家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susi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唐朝以来,《鹖冠子》便被视为伪书,历史上一直不曾受到重视。直到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出土后,研究发现帛书《黄帝四经》(《经法》《十大经》《称》《道原》四篇古佚书)与《鹖冠子》有许多相似或相同之处。这使得学术界不能不对《鹖冠子》的真伪问题进行重新思考。如此一来,《鹖冠子》这部从唐代开始就一直遭受冷遇的古文献迎来了研究新阶段。到目前为止,学者有关《鹖冠子》的研究涵盖了真伪断定、作者与成书年代考证、版本流传以及哲学、政治、军事思想解读等方面,成果可谓颇丰,但从社会变革与思想转型的宏观角度对全书整体思想进行探讨的研究成果尚付阙如。《<鹖冠子>与先秦道家》期望在总结、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传世文献与出土简帛资料,运用微观和宏观相结合的方法,深入剖析在战国社会大变革时代产生的《鹖冠子》一书之思想,着重考察其在战国后期整个思想界特别是道家思想的发展演变过程中的地位和影响,进而对战国后期社会大变革前夜的思想转型作一宏观把握。除引言和结语外,论文共分两个部分:第一章介绍社会背景,为解读《鹖冠子》提供一个长时段与大视野。第二章讨论《鹖冠子》的思想,考察其在先秦道家思想中所处的地位,揭示社会变革时代道家思想的走向及其对战国时代课题的回应,透视时代思潮与社会变迁之间的互动关系。《鹖冠子》不伪。作为先秦道家著作,《鹖冠子》是我们研究先秦思想史特别是战国中后期道家思想新发展的宝贵材料,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它兼容儒、墨、刑名、法、数术、阴阳五行,倡导法治,属于黄老道家一派。它是由道法结合向道与仁义礼法诸思想融汇转化的中间环节,是由法天地而治向法制度而治转化的中间环节,是先秦道家向汉初道家过渡的桥梁。《鹖冠子》是战国时代“天地一大变局”环境的产物,它透露着社会转型的深刻变化与思想发展演变的大碰撞,是战国中后期社会变革在时代思潮层面的折射和回响,体现着意识与存在的一般关系。
其他文献
当今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在于人才的竞争,人才培养的关键在教师。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要求也自然地使得人们对
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对芡实淀粉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氢氧化钠浓度为0.17%,氢氧化钠浸泡芡实时的料液比为1:5,亚硫酸钠浸泡时间为5小时,亚硫酸钠浓度为0.20%
国外对机构投资者行为的研究热潮始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在肯定机构投资者作用的同时,于2001年提出了“超常规发展机构投资者”这一观念。时至今日机构投资者已成为影响公
跨境资金流动是一个经济体资金流出入的总体状况,即资金跨越经济体管辖区域范围流动的情况。对于跨境流动的管理,其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对该资金流动对经济体宏观经济发展和
在世界范围内,沙门菌是引起食物中毒最常见的致病菌,目前由沙门菌引起的食品安全、公共卫生等问题较为突出。因此建立一种准确、快速、实时、高通量的沙门菌鉴定方法对食品日
近几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越来越普及,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多通道三维实景实时生成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到航天、军事、通信、娱乐、商业等领域。多通道
责任政府是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结果,现代责任政府的理念突破了传统责任政府观的理论模式,体现了责任制度与伦理意识的高度统一。现代责任政府不是简单的只要求政府“在其位谋其
《伤寒杂病论》为东汉医圣张仲景所著。该书于东汉末年问世以后,因战乱而散佚。经过后世医家不断地收集、整理,《伤寒论》与《金匮要略方论》(简称《金匮要略》或《金匮》)先
随着人本主义在20世纪60年代的兴起和发展,语言教学中的情感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教育应该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要实现该目标,就必须把认知和情感两
解决中国企业创新投入动力不足、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加快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迫切需要。而中国企业目前在创新人才、资金、信息等资源和能力方面仍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