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以北京基因型结核分枝杆菌临床株的脂阿拉伯甘露聚糖(BJLAM)为研究对象,通过BJ-LAM与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体外共培养,然后检测上清液中的细胞因子。探讨BJ-LAM对T淋巴细胞分化的调控作用,也为BJ-LAM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可靠的理论参考。方法:菌株筛选:于2018年6月20日从武汉市医疗救治中心一例临床结核患者的痰标本中,筛选到了一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WH322636),用分枝杆菌特异性引物ITS和RD105区域缺失法进行基因鉴定。LAM的提取、纯化:用Triton X-114提取临床分离株WH322636、耻垢分枝杆菌、牛结核分枝杆菌、结核分枝杆菌H37Ra的粗提物,用葡聚糖凝胶柱对粗提物进行纯化;得到的LAM通过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联合硝酸银染色进行显色,初步判断四种LAM结构的大小。北京型结核分枝杆菌LAM对T淋巴细胞功能的调节作用:从武汉市医疗救治中心筛选出30例肺结核患者(其中菌阴结核患者19人),12例健康人作对照。抽取受检者静脉血2ml,提取PBMC,用纯化的LAM(BCG-LAM、BJ-LAM)刺激42个受试者的PBMC细胞,培养48h后检测PBMC释放细胞因子(IL-6、TNFα、IL2、IFNγ、IL17、IL-10)的水平。结果:临床株WH322636为一株抗酸阳性的慢生长北京基因型结核分枝杆菌。银染鉴定表明不同菌株来源LAM的分子量由小到大依次为:耻垢分枝杆菌、结核分枝杆菌H37Ra、北京基因型结核分枝杆菌(WH322636)、牛结核分枝杆菌。健康组经BJ-LAM刺激后,PBMCs上清中释放的IL-17的量为41.73±4.32pg/m L,而健康空白对照组上清中IL-17的释放量为21.50±4.566pg/m L,差异显著(P<0.005);健康组的PBMCs在上清中释放的IFN-γ的量为15.73±1.27pg/m L,而结核组上清中IFN-γ的释放量为31.41±3.642pg/m L,差异显著(P<0.005);健康组的PBMCs在上清中释放的IL-10的量为0.6644±0.1012pg/m L,而结核组上清中IL-10的含量为2.601±0.3952pg/m L,差异显著(P<0.01)。结论:健康组PBMCs上清释放的IL-17高于空白对照组,可能预示BJ-LAM具有调节T细胞释放IL-17的能力,IL-17介导促炎反应,促进趋化因子分泌和感染处中性粒细胞积聚,达到保护机体的作用。IFN-γ可以调控30个基因的表达水平,具有抗细菌感染等免疫调控的作用,BJ-LAM刺激全血γ-干扰素明显升高,说明BJ-LAM对机体具有免疫增强作用,显示了其对肺结核的诊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IL-10是一种抗炎因子,在细菌感染期间下调炎症反应和拮抗炎症介质中起作用。BJ-LAM刺激结核病组中IL10的释放高于健康组,表明它可能导致单核巨噬细胞共刺激分子的下调,从而使抗原提呈途径减少,CD4+T和CD8+T的活性也会随之下降。BJ-LAM刺激病人的IL-6释放水平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略有下降,这可能预示着BJLAM刺激后向Th2极化的可能性不大,但需进一步数据验证。结果显示BJ-LAM具有诊断、免疫治疗和预防的潜在应用价值,也为进一步探讨其免疫机制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