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樋口一叶(1872~1896)是近代日本文学史上第一位职业女作家,于1872年作为五个孩子中的次女出生于东京一个下级官吏家庭,那时正是江户时代的陈旧制度仍旧残存的明治初期。自幼便对学问产生浓厚兴趣的一叶,七岁可读草双纸。她喜爱学习,以第一名的成绩从小学高等科毕业,然而受母亲女子无才便是德的陈旧思想的阻止而没能升学。与之相对,其父亲支持一叶学业,让她进入歌塾学习学问。但是后来因家庭变故,原本比较富裕的家庭遭遇了父亲事业的失败和长兄去世等一连串的打击。在此情况下,一叶继承了樋口家的家督,而后雪上加霜,一叶敬爱的父亲也去世了。在此失意之中,一叶决定以笔养家。樋口一叶的作品多以生活在明治这一变革时代的平民百姓为主人公,在描绘他们各不相同的命运的同时,也反映了作家自身家庭环境变化产生的内心纠结。作品中的出场人物的亲子描写尽管有不同程度的差异,但也展示了某种规范性的特征。《青梅竹马》(1895-1896)《大年夜》(1894)《十三夜》(1895)《浊流》(1895)《行云》(1895)《自焚》(1896)等六部作品是樋口一叶在“奇迹的十四个月”中所撰珠玑之作。这些作品均涉及了父母与子女的关系这一主题。《青梅竹马》中天真烂漫的少男少女,面对已被谱写好的命运时,没有意识到这与父母有着不可隔断的关系;《大年夜》中有钱的少爷与家族反目却又离不开父亲的经济援助;《十三夜》和《浊流》分别塑造了两位身份、性格迥异的女性形象,追究其不幸命运的根源,可发现女主人公与父母亲的关系是一重要原因。此外,《行云》和《自焚》亦分别刻画了在冷酷亲情下不敢追求自我幸福的女主人公以及过度依赖外界、寻求依靠的主人公形象。本论文将以这六部短篇小说为研究对象,探讨樋口一叶文学中的亲子关系与作者生命历程的关联性,总结归纳出了三种亲子关系类型,并探究其形成的深层原因。本稿首先概述一叶的家庭环境与其文学创作,其次在分析六部作品中亲子关系的呈现与实质的同时探讨作家自身魅力。最后结合时代背景与作家人生体验,剖析其内心世界并阐明其笔下人物亲子关系的深层原因,拟从中汲取出樋口一叶对亲子关系的书写于现代的启示。樋口一叶是日本文学史上奇迹般的存在,其生命虽然短暂,但其倾尽心血所撰佳作至今仍脍炙人口。本稿通过探究其文学中的亲子关系,解读其文学所蕴真谛,拟得出对当下的亲子关系的警示与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