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以苯乙烯(St)和丙烯酸为共聚单体,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得到不同粒径、不同羧基密度的纳米级的羧化聚苯乙烯(PS-COOH)高分子微球,并将其应用于用作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LETIA)以及毛细管电色谱(CET)中。方法:以St和丙烯酸为共聚单体,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乳化剂,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得到纳米级PS-COOH高分子微球,考察了 SDS加入量对微球粒径的影响。将所制备的微球分别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粒径分析等方法和手段进行结构及形貌的表征。羧化的PS微球表面的羧基经N-羟基琥珀酰亚胺磺酸钠(Sulfo-NHS)与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活化后,将β2微球蛋白(β2-M)偶联到微球上,制备得到β2-M-LETIA检测试剂。考察了 Sulfo-NHS、EDC的量、抗体的用量、PS-COOH微球粒径,PS-COOH微球羧基密度等反应条件对β2-M-LETIA试剂性能的影响。自制试剂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生化分析仪等仪器进行测量,对所得结果进行数据统计学处理并分析计算结果。制备的PS-COOH微球在MES缓冲体系中,经EDC和Sulfo-NHS活化后,加入BSA的MES溶液,将BSA包覆于微球表面,制成PS-COOH/BSA微球。然后,将其固定到毛细管内壁上。固定化主要包括以下四步。第一步,毛细管柱的预处理,第二步为氨基化毛细管内壁,第三步为醛基修饰毛细管内壁,最后一步为PS-COOH/BSA微球的固定化。将此毛细管柱用于对手性色氨酸的拆分实验,考察其性能。结果:本实验使用乳液聚合法成功制备了不同粒径的纳米级的PS-COOH微球,通过优化制备条件,可以实现对微球粒径的控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到,制备的微球具有很好的球形度和均一的粒径分布;红外光谱图证明了制备的微球上含有羧基基团。成功考查出了 β2-M抗体偶联到PS-COOH微球上的最佳条件,利用自制的以PS-COOH微球为载体的免疫试剂成功地对样本进行了检测并在一定范围内有较好的线性。本实验制备出了 PS-COOH/BSA纳米微球毛细管涂层,对制备的PS-COOH/BSA纳米微球及其涂层的毛细管柱进行了系统的表征,将制备的毛细管柱用于手性色氨酸的拆分,分离度较高,分离结果重现性较好。结论:利用本文采用的方法和条件可以成功制备粒径大小可控、单分散的PS-COOH微球,开发了在PS-COOH微球表面偶联抗体的方法,制备了β2-M-LETIA检测试剂。对制备条件进行了考察和优化,得到了最佳反应条件。此外,与单层BSA修饰的毛细管柱相比,PS-COOH/BSA纳米微球修饰的管柱可显著提高分离度,且涂层的微球粒径越小得到的分离度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