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稀疏形变模型的疲劳状态识别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san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汽车驾驶中,疲劳驾驶是导致交通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已经成为当前社会不可忽视的一个重大问题,因此,研究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的疲劳状态识别方法对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有着重大意义。本文通过研习现阶段国内外的疲劳状态识别现状及发展趋势,深入研究了基于计算机视觉的非接触式疲劳状态识别方法,以驾驶员的疲劳人脸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探讨疲劳状态识别中的关键技术,包括疲劳人脸检测、疲劳显著变形区域定位、疲劳特征提取和疲劳状态分类。  本文的主要工作有:  1、针对实际驾驶环境的复杂性,首先对采集到的图像进行预处理工作,包括自适应的光照补偿和中值滤波去噪处理;考虑到驾驶员驾驶位置的特殊性,采用稳定的肤色信息对图像中的人脸进行检测,在此基础上采用可变形模型进行显著变形部位定位,并加入后验概率避免模型对初始位置的依赖,最后结合“三庭五眼”对显著变形区域作进一步的定位。  2、在疲劳状态识别系统中,疲劳特征提取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着疲劳状态的识别结果,考虑到驾驶员疲劳时面部疲劳特征主要集中在局部的几个变形区域内,本文主要采用基于金字塔结构下形状特征PHOG算子和纹理特征SVTP相融合的方式进行疲劳显著变形区域的特征提取,不仅可以提取到比单一特征更有效的疲劳特征,同时也为后续识别过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针对现有疲劳状态识别算法存在识别效率低下、计算量大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稀疏形变模型的疲劳状态分类方法,首先将稀疏表示的思想引入到形变模型中,采用在线字典学习算法对训练样本整体求取过完备基函数矩阵进行疲劳人脸的稀疏形变模型建立,并利用其组合系数的稀疏性进行疲劳状态分类识别,最后考虑到疲劳状态具有一定的转移规律,加入时间窗进行优化识别工作。通过对不同时间阶段的实验结果分析可知,本文方法可以有效提高疲劳状态的鲁棒性和准确率,在实际驾驶环境中能够取得良好的识别效果。
其他文献
微波消解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样品前处理手段,具有速度快、试剂用量少、样品不易被沾污、节约能源等优点,目前已在生物、地质、冶金、煤炭、医药、食品等领域内,得到了广泛地
基于多媒体技术的无线移动应急指挥系统是一套用于紧急情况下局部区域内快速布防的智能信息管理系统。系统能够在任意环境下通过简单配置迅速搭建起现场移动终端---现场指挥
在我国,烧结矿是高炉炼铁的主要原料之一,其成本相对较低,对我国的钢铁工业意义重大。烧结厂将不同成分的含铁原料、溶剂和燃料等按一定比例混合进行配料形成烧结混合矿。配
IEC61499标准是控制技术过渡到数字技术和功能分布化阶段而应运而生的。作为新型工业标准,IEC61499定义了一整套设计模型化、可重用、分布式工业测控系统(IPMCS)的基本概念和
水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包括电站机组、变压器、厂变、公共设备的保护、检测、控制等)是电站安全、高效运行的重要保证。随着计算机技术及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日益成熟,使得性能更先进、运行更稳定可靠的电站微机综合自动化系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逐步取代了传统的继电保护与自动化设备。水电站自动化监控系统是提高电站综合自动化水平的重要因素。现地控制单元,即LCU(Local Control Unit的简写)是水电厂
随着仪器仪表工业的不断发展,和记录仪表对智能化、网络化的需求,因此将嵌入式芯片用于工业控制现场的计录仪表是必然的。新一代的嵌入式芯片不仅处理速度远远大于普通单片机
随着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嵌入式系统得到广泛的应用。由于嵌入式系统具有体积小、功耗低、功能强等特点,目前已经应用于军事国防、工业控制及智能家电等领域。
无源光纤以太网(PON)是一种基于无源光传输的以太网接入技术,是当今通信领域研究的热点。目前国内主要应用于智能建筑小区等领域中,在矿山领域应用很少。该技术具有传输速率快
先进的驾驶员信息系统是智能运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其核心和基础,动态交通分配一直是智能交通领域的研究热点和焦点问题。城市交通控制作为交通网络管理的有效手段,它与
我国的水资源具有南北分布不平衡,四季分布差异大的特点。而且我国的人口众多,而经济的发展一方面需要消耗水资源,同时也在不断破坏水资源。因此科学规划、合理利用水资源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