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交通分配建模研究及信号控制一体化分析

来源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hua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先进的驾驶员信息系统是智能运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其核心和基础,动态交通分配一直是智能交通领域的研究热点和焦点问题。城市交通控制作为交通网络管理的有效手段,它与交通分配的动态结合将为交通流的管理提供更大的空间。 在这个背景下,本文作如下研究:1)网络优化评价和动态时空分区本文提出了交通网络动态可分配性的概念,来表征动态交通网络的优化有效性指标。本文结合较为成熟的控制网络空间分区方法,引入时间分区的概念,以可分配性为判别标准,建立了网络时空划分的动态框架。 2)面向动态交通分配的路段费用函数建模研究本文基于波动理论,考虑了车辆的实际长度,给出了车辆在路口的信号延误函数和平均排队指标。提出的函数模型不仅适用于不饱和状态,也能很方便的计算饱和状态下车辆在路口的运行信息。考虑了有实际长度的饱和排队以及由此带来的车辆在路段上的连续行驶的影响,建立了有排队路段费用函数计算模型。 3)建立了饱和交通网络的动态交通分配的变分不等式模型及控制一体化模型本文建立了饱和动态交通分配的变分不等式模型,提出了边界瞬时用户最优交通分配的概念。在模型的建立中,详细考虑了基于First-In-First-Out(FIFO)规则下的交通流传播约束以及容量约束。基于饱和网络的车辆路段行驶时间函数的分析,对静态时空推广网络进行了有实际长度排队的修正。在边界瞬时均衡的概念下,假定饱和网络各个路段的交通流达到瞬时稳态,将信号路口简化为一个路段瓶颈。通过调整绿信比来对不可避免的排队进行管理,共同实现网络交通流的优化配置。 4)建立了多用户交通流动态交通分配的变分不等式模型这部分内容是上述研究的延伸。本文基于超车现象的分析,对网络中的车辆以行驶速度为关键因素进行了分类,详细考虑不同类型车辆之间可能存在的不对称影响,建立了多用户动态行驶时间函数。重新构造分类有序的交通流形式,建立了多用户的动态交通分配模型准确描述多用户条件下交通流的动态变化,对同一类型车辆构成的交通流,FIFO规则依然成立。
其他文献
目前,Agent技术成为分布式人工智能研究和信息技术关注的一个热点。本文以倒立摆为被控对象,在研究Agent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模糊控制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多Agent的模糊控制
本文是山西省科技攻关项目(项目名称:基于ZIGBEE技术的尾矿坝体安全监测预警系统,项目编号:20110321036)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研究尾矿坝体安全监测系统中,基于尾矿坝干滩
微波消解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样品前处理手段,具有速度快、试剂用量少、样品不易被沾污、节约能源等优点,目前已在生物、地质、冶金、煤炭、医药、食品等领域内,得到了广泛地
基于多媒体技术的无线移动应急指挥系统是一套用于紧急情况下局部区域内快速布防的智能信息管理系统。系统能够在任意环境下通过简单配置迅速搭建起现场移动终端---现场指挥
在我国,烧结矿是高炉炼铁的主要原料之一,其成本相对较低,对我国的钢铁工业意义重大。烧结厂将不同成分的含铁原料、溶剂和燃料等按一定比例混合进行配料形成烧结混合矿。配
IEC61499标准是控制技术过渡到数字技术和功能分布化阶段而应运而生的。作为新型工业标准,IEC61499定义了一整套设计模型化、可重用、分布式工业测控系统(IPMCS)的基本概念和
水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包括电站机组、变压器、厂变、公共设备的保护、检测、控制等)是电站安全、高效运行的重要保证。随着计算机技术及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日益成熟,使得性能更先进、运行更稳定可靠的电站微机综合自动化系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逐步取代了传统的继电保护与自动化设备。水电站自动化监控系统是提高电站综合自动化水平的重要因素。现地控制单元,即LCU(Local Control Unit的简写)是水电厂
随着仪器仪表工业的不断发展,和记录仪表对智能化、网络化的需求,因此将嵌入式芯片用于工业控制现场的计录仪表是必然的。新一代的嵌入式芯片不仅处理速度远远大于普通单片机
随着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嵌入式系统得到广泛的应用。由于嵌入式系统具有体积小、功耗低、功能强等特点,目前已经应用于军事国防、工业控制及智能家电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