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软件服务业的增长率一直保持在15%左右。软件行业发展迅速,其收入总额逐渐超过其他产业,成为各国的经济支柱,经济地位越来越高。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我国政府对国民经济信息化逐渐重视起来,这使我国的软件行业得到发展,软件市场不断扩大。随着我国国民经济不断富裕起来,人们的精神需求在不断增加,人们对工作和生活环境的要求也在不断增加。对于在软件园中工作的青年员工来说,最容易到达和接触的活动场所是软件园中的公共空间,公共空间是青年员工日常活动的载体。所以,软件园中的公共空间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公共空间旨在将建筑与其综合环境相结合。在设计公共空间时需要考虑许多因素。除了空间环境和公共空间本身产生的视觉环境等物理因素外,还应考虑使用者的生理和心理因素。宜人的公共空间能够增强软件园中青年员工的生活体验和生活质量。在当今社会,大多数员工每日与电脑和手机为伴,没有太多的其他活动内容,大多形成家庭与公司之间的两点一线的生活模式。公共空间是青年交流和放松的必要场所,在缺少公共空间的环境中长时间工作,会严重影响青年员工的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通过大量的调研可以发现,软件园区中的公共空间存在许多问题,如活动场地尺寸过大或者过小,提供的活动类型选择性很少等等。软件园中公共空间设计的不完善,会影响软件园中员工的使用体验和对软件园的满意度。软件园中的员工大多数为青年人,软件园中公共空间的设计应该充分考虑青年的行为特征。为青年群体做出具有针对性的设计,使软件园公共空间成为青年交流、放松、合作和分享的活动载体。如何设计软件园区公共空间以满足青年员工的心理需求和行为模式?这是本文试图探讨和解决的问题。分析青年员工心理行为与环境的关系,了解青年员工对于公共空间的需求,总结出软件园中青年行为的共同特征和心理需求。结合国内外软件园公共空间的优秀案例和先进理论,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分析实际案例,总结现代软件园公共空间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通过对软件园中公共空间设计的研究,深入评估软件园公共空间的特征和使用者对公共空间的满意度。以此为研究基础,提出适应青年行为特征的软件园公共空间设计理论框架和相应的设计策略,为以后软件园公共空间的设计提出富有建设性的指导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