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列车室内噪声的数值模拟仿真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uto_jel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速列车作为各个城市间的客运工具,具有安全、快捷、运量大等特点,在我国的交通客运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自2004年以来,高速列车的运行速度不断提高,随之产生的噪声问题也日益突出。高速列车室内结构噪声不但使乘坐舒适度大为降低,还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所以本文以CRH380型列车为对象,研究轮轨激励和风压激励引起的结构振动噪声对室内噪声的影响,主要内容如下:   首先介绍了声学基本概念、波动方程以及边界条件分类;论述了列车室内噪声源的分类、传播方式以及控制方法;对高速列车室内噪声试验及数值仿真的评估标准进行简要的介绍。   然后,建立列车车厢结构模型和声学有限元模型,采用Block Lanczo法分析求解列车车厢结构模态和室内声腔模态。结果表明:列车车厢的结构模态在低频段呈现出整体特性,而在高频段呈现局部特性;在21.24Hz和35.52Hz处,车身结构模态的振动频率和声腔模态的振动频率接近,引起共振;在低频段室内声腔模态的垂向、纵向、横向振型各自独立出现,在高频段三个方向的振型叠加耦合;声腔的各阶声学模态振型呈现对称性。   接着,分析轮轨激励引起的结构振动噪声对室内噪声的影响。基于声学有限元法对Helmholtz方程进行离散,建立声振耦合方程;同时通过SIMPACK动力学仿真平台,由实测的轨道谱得到两系空气弹簧接触点的激励载荷,分析接触点的载荷谱发现空气弹簧与车厢底板接触点的激励载荷的能量主要集中在低频段0~300Hz。建立声场网格并设定监测点,采用Virtual Lab Acoustics专业声学求解器,分析了列车车厢室内声学响应,结果表明:在声场网格的水平面上声压呈现强弱交替分布,随着频率的增加,车厢内部同一平面上沿横向和纵向的干涉条纹增加;不同测点声压级差异明显,噪声空间分布不均;在20~38Hz频段,声压级处于80dB以上。   最后,研究了高速列车表面风压激励对室内噪声的影响。基于SST两方程湍流模型建立了列车外部流场的脱体涡(DES)方程组,计算了行驶速度为300km/h时列车外表面的脉动压力,将车窗表面的脉动压力作为边界条件,通过直接声振耦合响应分析,得到列车车厢内部各个测点的频响函数。分析结果表明:列车表面监测点的脉动压力低频段幅值较大,高频段幅值较小,因而气动风压主要是在低频段传递能量;低频段的车厢内部声压较大区域主要集中在车厢壁板附近;列车车窗表面风压激励引起的车窗结构振动对室内噪声的整体水平影响不大。  
其他文献
期刊
梯度材料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具有许多均匀材料不具备的优异材料力学性能,因而广泛受到科技界的高度重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其表面力学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梯度材料的工程需求,对
两相开关磁阻电机是具有较少相数的一类电机,正是电机相数的减少使其结构更加简单、成本更加低廉,极其适合应用于高速或家用电器领域。两相开关磁阻电机虽具有诸多优点,但同时也存在特殊位置不能自启动、转矩脉动大和振动噪声严重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新型非对称转子结构的两相开关磁阻电机,该电机不仅能解决自启动问题,同时能有效抑制电机转矩脉动和降低系统噪声。论文针对该种电机工作机理、结构参数优化及其转矩脉动抑制技术
航天用高压电源是确保航天器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组成单元,一旦发生故障将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因此为确保高压电源的可靠性,对其进行故障诊断研究具有重大的研究价值和工程
阅读是人们获得各种信息最迅捷的途径之一,也是人们学习、工作、生活中获得信息从而进行思想交流的迅速有效的方法.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说明了阅读的重要性.
本文探讨了复合材料脱层结构屈曲问题的背景和意义,研究了结构热屈曲ANSYS有限元计算方法。对于矩形脱层在热载作用下的约束屈曲,由于解析解存在的局限性,本文通过ANSYS对矩形脱
本文论述了直接转矩控制技术在高速电动车组牵引系统中的应用。 目前,我国高速铁路事业正在蓬勃发展中,正在逐渐赶上世界上发达国家的技术水平。由于环境保护问题正在被全世
随着我国电力工业的迅速发展,新型继电保护装置特别是微机保护的推广应用,对相应的测试技术有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继电保护测试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对提高继电保护测试水平、防止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不正确动作、保障电网安全运行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针对我国继电保护测试技术的发展方向,结合实用性和经济性,设计基于(DSP)TMS320F206和CAN总线技术的继电保护测试系统。论文提出了新型继电保护测试方法,
封闭只有落后,开放才能发展,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区跨越发展的宝贵经验。“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履行中央赋予我区“三大定位”新使命,基本建成国际通道、战略支点、重要门户的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