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传佛教爱欲论

来源 :四川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l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欲可谓人类最强烈而隐秘的自然冲动,纠缠在人类的生死之间。爱欲更被佛教看做生死轮回的根本、一切苦的根源,因此整个佛法可谓围绕着“爱欲”的问题展开。佛教不仅解释了三界六道有情的爱欲现状,还对爱欲的产生、分类、作用、性质、本质进行了深入分析。与爱欲有关的性别、婚姻等问题,在佛教经典中也多有探讨。针对爱欲的种种过患,佛教提出了一套独特的修行方式,试图帮助人类解脱爱欲的束缚,从而获得终极的自由与圆满。   本文以汉传佛教的爱欲论为主题,分列七章展开论述:   第一章,概述佛教世界观中不同层次生命的爱欲现状。第一节介绍爱欲的内涵和分类。第二节介绍欲界、色界、无色界不同的爱欲执著,以及六道、四生的区别。第三节详细介绍欲界有情的爱欲现状,重点分析了人类爱欲的产生。   第二章,介绍爱欲与轮回的关系。分别从业、生死、十二因缘三个角度展开讨论,各自独立成节。从业的角度看,爱欲是人类行为发生的内在动力,促使业力形成,引发三世轮回,属四圣谛中“集谛”的主要内容。爱欲是三界有情生命产生的关键,并决定着欲界生命的性别。爱欲还是十二因缘中承前启后的枢纽,深刻影响着有情的命运。   第三章,介绍爱欲的发生。第一节分析了爱欲的根源是对自我的执著和贪爱,这种“我爱”带有“无记”的性质,产生于心识深层的末那识与阿赖耶识。第二节探讨了爱欲的本质为无明,但无明与爱在生命活动中又分别具有不同的功能。第三节从染净角度,将爱欲分为带有污染性质的贪爱与无污染的法爱、敬爱,并分别加以阐述。   第四章,分析爱欲的功能。第一节介绍我爱对生命维持的作用,并与当代心理学研究略做比较。第二节从“四食”的角度阐述、分析了爱欲对生命成长的作用。第三节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分析了爱欲的社会功能。   第五章,探讨了佛教有关“性爱”的思想。第一节总结了小乘戒律对“性”的禁忌及其缘由。第二节阐述佛教对“邪淫”的界定和认识。第三节区别了黄门、不男、同性恋、同性性行为的具体内涵,在总结不男、黄门业因的基础上,分析了佛教对不男、黄门的态度,并引申探讨了佛教对同性恋的态度。第四节分析了性爱的本质。从世俗谛角度看,性爱的本质为有情的我执和我爱;从胜义谛角度看,性爱本质为空,大乘由此见地出发,提出“男三昧”、“女三昧”的修行方法。第五节对佛教的禁欲思想进行反思,发掘佛教“中道”的爱欲观,并与当代性伦理进行对比和沟通。   第六章,从性别和婚姻角度透视人类的爱欲。第一节讨论性别的产生。生理性别的产生从一开始就和爱欲息息相关,并受前世业因的影响;社会性别则主要由个体的性别认同所决定。第二节探讨佛教是否存有性别歧视,指出佛教所谓的转女身本质是转为“丈夫身”,而大乘佛教对性别的超越则更易与当代的性别理论沟通。第三节介绍了佛教对婚姻的理解与反思,并总结了大乘的婚姻观。   第七章,总结佛教针对爱欲的修行方式。第一节探讨了爱欲与发心修道的关系,并从禅定、忏悔、苦果观、无常观、不净观、体空观等角度分析了佛教如何对治爱欲。第二节分析了大乘对爱欲的超越,并对比了大乘慈悲之爱与凡夫之爱的区别。  
其他文献
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数字化信息技术与现实生活联系日益密切。当尼葛洛庞蒂喊出“计算不再只和计算有关,它决定着我们的生存”的时候,我们不禁会反思,在数字化信息时代,作为时代
期刊
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是心理素质教育的核心。健康的心理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学生只有具备了完美的人格、健康的心理,才能发展个性,创造未来活泼美丽的世界。在英语教学
期刊
研究了微量镧、铈、铌、钇对Al66Mn9Ti25金属间化合物显微组织、微裂纹生成及扩展倾向、压缩性能、微观断裂和形变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添加微量元素后,保持L12结构,且晶格常数基本无变化,位错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20世纪中叶以来,高科技术的飞跃发展,直接或间接地改变着人类的生存环境、生活方式及思维方式。一方面给人类提供了大量丰富的物质财富;但同时也造成了一系列全球问题。极大
利多卡因(Lidocaine)已证实是一种对心律失常有效药物。关于此药的作用原理,近年来有了深入的研究。Kermaier等报告利多卡因在一般治疗剂量的 Lidocaine has proven to be
期刊
Ca~(2+) ATPase属于P型ATPase超家族,在植物对外界逆境的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但迄今尚未有苜蓿Ca~(2+) ATPase基因研究的相关报道。为筛选逆境胁迫应答Ca~(2+) ATPases,本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