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高效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覆盖控制问题研究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13次 | 上传用户:chengm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由低成本、低功耗、具备感知、数据处理、存储和无线通信能力的微型传感器节点通过自组织方式形成的网络。能量消耗和网络覆盖是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两个核心问题。能量消耗决定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生存时间,网络覆盖则决定了无线传感器网络对物理世界的监测能力。在随机部署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常见的路由协议往往只考虑网络连通的能量高效性,而无法保证网络的覆盖质量;大多数的覆盖控制算法都能保证良好的网络覆盖质量,但都依赖于传感器节点的精确位置,而且也增加了网络的能量开销。本文针对网络的能量高效性和覆盖质量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首先概述了无线传感器的特点、结构、概念以及网络中的能效问题,其次介绍了覆盖问题和几种不同应用的覆盖控制算法,然后分析了分簇路由算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两种基于不同考虑的新算法。在目前的研究中,分簇算法被认为是进行高效的能量管理、延长网络生命周期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因此本文在提出的新协议中运用了分簇思想来提高网络的能效性,并对经典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分簇协议LEACH(低功耗自适应分簇协议)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尤其是簇头选举机制和簇间通信方面的研究。针对LEACH协议存在的缺陷,本文提出了以下改进:1)针对LEACH协议簇头选举的随意性,提出了一种基于覆盖的能量高效成簇算法ECAC。该算法的簇头选举机制考虑了覆盖问题和节点剩余能量问题,即尽可能的让覆盖冗余度高的节点充当簇头,同时随着网络运行的时间而增加剩余能量多的节点成簇头的概率。因此保证了较高的网络覆盖率,平衡了各节点的能耗,从而延长了网络的有效生命周期。2)针对LEACH协议的簇头单跳路由通信方式,提出了一种基于覆盖的簇间多跳路由协议ECAC-M。新协议沿用了ECAC算法的簇头选举机制,簇头与基站的通信采用多跳通信。簇头根据其与基站的距离和能量来构造多跳路径树,簇间采用多跳通信,最终经过多跳路径树的根节点簇头发送数据到基站。最后证明了簇间多跳通信可以节省能量所必须满足的距离约束条件。通过NS-2平台对LEACH、ECA、ECAC-M进行了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协议在网络覆盖率和节能性能方面都优于LEACH协议。
其他文献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WSNs)的定位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无线传感器网络是由大量随机部署在监测区域的传感器节点组
优化是人们在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和经济管理等诸多领域中经常遇到的问题。粒子群优化算法(PSO)是最近十年来提出来的一种启发式群智能全局优化进化算法,具有原理简单、容易实
在现代工业生产乃至日常生活中,经常要用到各种各样的电动机,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其需求量与使用量也在不断增加,成为国民经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角色。但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由于电网波动、负载冲击等影响经常造成电动机故障甚至损坏,对国民经济造成巨大影响,本文对电动机保护展开研究。首先介绍了电动机保护的意义、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针对电动机各种故障特征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讨论了交流电流保护的理论和算法。
互联网已经进入多媒体时代,越来越多的服务商介入流媒体行业,其中尤以网络电视和网络视频分享占主流位置,著名的公司企业我们早就耳熟能详。网络电视服务商使用P2P技术优化服
随着网络技术在当今世界的繁荣发展,网络上所承载的信息量也越来越多。在各种形式的网页所展示的数据中,包含结构化形式的数据的网页占有重要的地位,如何从这些结构化数据的
人脸检测是人脸识别系统中一个重要的步骤,是一门复杂的交叉学科,涉及到模式识别,图像处理,算法设计,计算机图形学等相关学科,人脸检测结果为人脸识别提供直接处理数据,所以
学位
在基于IEEE 802.11标准的无线局域网络中,节点的无线收发器可以使用免执照的ISM无线频段(Industrial, Scientific, and Medical Bands)进行通信。因而,便携电脑和PDAs(Person
随着现代生物识别技术的不断发展,说话人识别技术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的关注。通过分析说话人的语音信息,从而有效的识别说话人的身份,说话人识别技术因其简便高效的特
随着计算机技术、数字图象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视频监控已经成为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运动目标分类是智能视频监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目标行为分析与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