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O和CSAD基因对小鼠肝脏组织再生的调控作用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roi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组织再生与器官发育、损伤修复、衰老、肿瘤发生及器官退行性疾病密切相关。肝脏是动物体内再生能力最强的器官之一,也是研究组织再生和器官损伤修复的良好模型。半胱氨酸双加氧酶(CDO)和半胱亚磺酸脱羧酶(CSAD)是半胱氨酸氧化代谢和牛磺酸(TAU)合成的关键酶,在肝脏高表达;半胱亚磺酸(CSA)和TAU分别是CDO和CSAD的主要催化反应产物,CSA又可作为CSAD所催化反应的底物。本研究利用CCl4肝损伤模型和部分肝切除小鼠模型及CDO敲除(CDO KO)小鼠、CSAD敲除(CSAD KO)小鼠模型结合CSA和TAU补偿试验,探究CDO及CSAD对小鼠肝脏组织再生的调控作用和机制。获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CDO及CSAD对肝脏发育的影响:本研究首先比较了正常CDO KO、CSAD KO和野生型(WT)小鼠肝脏组织形态。结果显示,三种基因型肝组织形态和纤维化均无明显差异。表明CDO和CSAD缺失对肝脏发育无影响。CDO及CSAD对CCl4肝损伤修复的影响:利用CCl4诱导的肝损伤模型研究发现,CDO KO小鼠肝脏急性损伤和肝组织纤维化均较WT小鼠更为严重(P<0.01),而CSAD KO肝脏组织损伤显著弱于WT小鼠(P<0.01);且CDO KO小鼠肝实质细胞增殖活性显著低于WT和CSAD KO小鼠(P<0.01)。表明CDO敲除影响了肝损伤修复功能,而CSAD KO反而促进肝损伤修复。CDO及CSAD对肝再生的影响:为了分析CDO和CSAD对肝组织再生的影响,本研究利用肝2/3切除-再生模型分析了WT、CDO KO和CSAD KO小鼠肝组织再生差异。肝部分切除(PH)后,CDO KO小鼠均在术后48h内死亡(n=15),而CSAD KO和WT小鼠存活率较高(CSAD:36/45,WT:37/48),表明CDO对肝组织再生和肝脏功能维持有一定作用。CSAD KO小鼠肝部分切除/再生过程中肝脏指数与WT小鼠相似,能在1周内完成肝组织再生。肝细胞增殖分析结果显示WT小鼠在术后36时达到肝细胞增殖高峰且显著高于CDO KO和CSAD KO小鼠(P<0.05),在术后48h,CSAD KO小鼠肝细胞达到峰值。而对PH 24h小鼠肝脏再生相关基因m RNA表达分析发现,CDO和CSAD基因缺失均导致TNFα、TGFβ1、HGF、IGF-1、EGF显著下调(P<0.05)。结果表明,CDO和CSAD对肝再生有重要调控作用,CDO缺失导致小鼠肝切除后存活率下降,影响肝再生,CSAD缺失延迟了肝再生过程,但仍能够完成肝再生。CSA和TAU对CDO KO小鼠肝损伤修复的影响:根据CDO和CSAD所催化的生物化学反应及课题组前期研究结果可知,CDO敲除导致体内CSA和TAU缺乏,而CSAD敲除导致TAU缺乏和CSA积累。为了进一步分析CDO和CSAD是否通过其催化反应的上下游分子调控肝损伤修复和再生,在CCl4诱导的肝损伤模型基础上对CDO KO小鼠分别补偿CSA和TAU。结果显示,CSA能显著减弱肝急性损伤和肝组织纤维化(P<0.01),明显促进肝细胞增殖(P<0.01);TAU能促进肝细胞增殖,减弱肝急性损伤,但显著低于CSA。表明CDO和CSAD可能通过CSA和TAU调控肝损伤修复和再生。结论:综上所述,本研究利用CCl4诱导的肝损伤模型和肝2/3切除-再生模型,研究发现CDO和CSAD均参与调控肝组织损伤修复和再生;CDO和CSAD的催化产物均参与调控肝损伤修复和再生,且CSA具有更重要的作用。通过本研究为细胞内半胱氨酸氧化代谢途径对肝损伤修复和再生提供新的理论,为肝脏疾病治疗提供潜在价值。
其他文献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我国的畜禽养殖业发展愈加迅速,规模化养殖水平不断提高。大量畜禽养殖产生的不经有效处理的排泄物也给环境带来了严重负担。厌氧消化工艺可以将畜禽粪污资源化,把有机物转化为甲烷燃料。利用厌氧消化技术处理有机废弃物净化环境并回收绿色能源沼气成为当前世界各国的理想选择之一,厌氧消化工艺大规模被应用于废水处理。随着工程上的厌氧消化工艺应用越来越广泛,其过程中的
铂类化合物顺铂作为临床上最常用的抗肿瘤药物之一,在睾丸癌,卵巢癌,非小细胞肺癌以及头颈部实体瘤的治疗中具有很好的疗效。但是其严重的肾毒性使其临床应用受到影响。因此探究顺铂肾毒性的机制并寻找可行的肾脏保护策略意义重大。硫氧还蛋白(TXN)系统由NADPH、硫氧还蛋白还原酶(TXNRD)、TXN组成,是生物体内重要的抗氧化系统。在哺乳动物体内,TXN系统与谷氧还蛋白系统(由NADPH、谷胱甘肽还原酶(
马铃薯是我国第四大粮食作物,化肥用量多,减施潜力大,施用有机肥对于促进农业可持续生产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为响应国家“十三五”农业“双减”政策,探寻马铃薯生产的有效节肥措施,筛选最佳有机肥与化肥配施比例,研究减施化肥增施有机肥对马铃薯养分吸收与利用、生长发育、光合特性、光合酶、块茎品质、产量及土壤酶、土壤微生物种类数量变化规律等各方面的影响,得到马铃薯节肥增产优质的最佳施肥组合。本研究基于马铃薯和玉
根串珠霉(Berkeleyomyces basicola)是一种常见的丝状真菌,半活体寄生,引起植物的土传根黑腐病,在全球各地都有分布。根串珠霉的寄主范围广泛,可侵染棉花、烟草、胡萝卜等33个科的130余种植物,包括多种重要经济作物、农作物和观赏植物,严重威胁着以上植物在各个产区的产量和质量,给世界各地区经济造成了严重损失。目前暂无根串珠霉LAMP快速检测的报道,也鲜有关于不同寄主来源该病菌致病力
随着旅游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作用日益显现,旅游业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我国旅游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必须兼顾数量规模和质量效益的双重需求,旅游公共服务更是确保旅游经济提质增效的有效抓手,全域覆盖、标准规范、高效普惠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既是旅游的基础条件,又是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保障。近年来,重庆市随着“网红”旅游城市的知名度的提升,旅游接待量不断攀升,旅游业发
细胞间相互作用依赖于细胞间通讯和信号调控。除了细胞直接分泌化学信号、细胞间接触以及细胞间隙连接等通讯方式外,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细胞释放的外泌体(exosomes)也是细胞间通讯的重要介质。Exosomes将源细胞(donor cells)的蛋白质、核酸、脂质等信息分子转移到受体细胞(receptor cells)中,从而实现对receptor cells生物学功能的调控。肿瘤微环境内的正常基质细胞摄
芥菜是我国南方广泛种植的十字花科蔬菜,它的品质和产量与开花时间早晚密切相关。例如,茎瘤芥提早抽薹开花会严重影响产品器官(瘤状茎)的膨大甚至导致茎瘤空心。适时开花是确保芥菜正常生长发育的关键因素,外在环境条件(光照和温度)和内在遗传因素等都会影响芥菜开花时间。开花调控基因分布于春化途径、光周期途径、赤霉素途径和自主途径等多种途径,并最终通过关键的开花信号整合子调节开花时间。其中MADS-box家族在
叶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对植物体的生长发育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在叶发育的进程中,叶近-远轴面极性的正确建立是叶形态建成和功能行使的重要基础。拟南芥生长周期短,是研究植物基因功能重要的模式植物。GIR1和GIR2基因参与拟南芥根毛的发育,GIR1和GIR2作为GL2的适配蛋白控制根毛的形成(Wu and Vitaly,2017)。有趣的是,我们发现gir1-1/gir2-1双突突变体的叶发育
土地是大自然赐予的非常宝贵的资源,土地能够为农民提供就业和生活保障,而失去土地也就代表着农民失去了就业岗位和主要生活收入来源。近年来,在我国不断加快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随之增多,这个社会群体越来越庞大。征地制度不完善、征地补偿标准偏低、征地行为缺乏监督等问题在我国还普遍存在,致使失地农民的权益得不到根本保障,再加上农民自身再就业能力较差、金融理财观念落后等因素,很容易就陷入“失地即失业
猪戊型肝炎(Swine Hepatitis E,SHE)是一种由猪戊型肝炎病毒(Swine Hepatitis E Virus,SHEV)感染引起的新型人畜共患传染病。开放读码框3(Open reading frame3,ORF3)是SHEV的关键调节和毒性蛋白。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是一种特殊的非编码RNA分子,具有封闭的环状结构,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中。研究表明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