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东伊斯兰国家的法律变革——以土耳其、埃及、伊朗与沙特阿拉伯四国为案例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lfo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伊斯兰法传统深厚,历史悠久,在世界法律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但是近现代以来伊斯兰法遭到了西方法律文化的强力冲击和挑战,中东伊斯兰国家面对这前所未有的大变局,纷纷不同程度地移植引入西方法律,开始了中东伊斯兰国家的法律变革之路。20世纪左右以土耳其、埃及、伊朗、沙特阿拉伯为代表的四个国家,就是这场席卷中东伊斯兰国家法律变革的缩影。由于西方与伊斯兰法律文化间的巨大差异,法律变革之路尤为艰难。四国国情有所不同,因此选择的变革路径也不尽相同。20世纪中东伊斯兰国家的这场法律大变革影响深远,它体现了两种不同法律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本文以时间为主要线索,梳理了从近现代直至当代,以四国为代表的中东伊斯兰国家的法律变革之路。本文通过对不同时期中东伊斯兰国家法律变革的研究,旨在总结归纳出这些国家法律变革的共性与个性,力图探寻其中规律,揭示如何在传统法律文化深厚的国家移植借鉴外来法律,使得传统的伊斯兰法能够与时俱进、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全文除绪论和结论外共分为五章。
  第一章是“概述”。首先介绍了伊斯兰法产生与发展的几个阶段,阐释了伊斯兰法中包括《古兰经》、“圣训”在内的基本渊源。随后分析了伊斯兰法产生发展中所呈现出来的几个特点。最后评述了伊斯兰法学的发展及包括哈乃斐、马立克、沙斐仪和罕百里的四大教法学派的形成。
  第二章是“奥斯曼帝国时期的法律变革”。首先阐释了外来法律对早期伊斯兰法的影响,指出早期伊斯兰法主要受到了习惯法、犹太教法、基督教法及罗马法的共同影响;其次着重分析了奥斯曼帝国的“坦志麦特”改革,这是伊斯兰世界效法西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要改革,帝国在法律改革中第一次采用西方法的形式颁布了宪法、民法典、商法典等重要法典,开始了法典化的时代,也拉开了中东伊斯兰国家移植西方法进行法律现代化变革的序幕。
  第三章是“现代中东伊斯兰国家的法律变革”。本章以土耳其、埃及和伊朗这三个国家为代表分部门法阐述了现代中东伊斯兰国家的法律变革。首先介绍了土耳其的法律变革进程,包括宪法、商法及民法变革;其次介绍了埃及的法律变革,包括宪法、商法、婚姻家庭、刑法及民法变革;其后还以《土耳其民法典》与《埃及民法典》为典型个案,作了比较分析研究,剖析了两国法律变革路径的差异及其产生原因;最后介绍了伊朗的法律变革,从伊朗变革初期的立宪革命到礼萨·汗的改革以及商法、刑法和民法的变革。
  第四章是“当代中东伊斯兰国家的法律变革”。本章以伊朗、土耳其、埃及和沙特阿拉伯四个国家为代表分部门法阐述了当代中东伊斯兰国家的法律变革,其间着重论述了伊朗在伊斯兰革命前后法律改革发生的巨大变化。首先介绍了伊朗的法律变革,从巴列维国王全盘西化的白色革命到霍梅尼激进的伊斯兰革命,包括了商法、刑法和民法的变革;其次介绍了土耳其的法律变革,包括宪法、民法、商法和刑法的变革;再次介绍了埃及的法律变革,包括宪法、婚姻家庭法及诉讼司法制度的变革;最后介绍了沙特阿拉伯的法律变革,论述了从“三大法案”的出台直至包括商法、劳动法和司法制度的变革。
  第五章是“对20世纪中东伊斯兰国家法律变革的反思”。本章首先分析总结了中东伊斯兰四个代表国家移植西方法的特点以及影响法律移植的主要因素;其次分析了伊斯兰法复兴的表现、影响及原因;最后提出了对中东伊斯兰国家法律变革的反思,在全球化背景下中东伊斯兰国家应该怎样理性看待传统与现代,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以及应当如何实现本土法与外来法的结合。对这一问题力图给出自己的理解。
  综合以上各章内容,文中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第一,20世纪中东伊斯兰国家因为国情不同,因此各国的法律变革既有共性也有不同。第二,20世纪中东大多数伊斯兰国家的法律变革之路历经波折后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走中间路线。第三,20世纪中东伊斯兰国家的法律变革应该处理好传统与现代,外来法律文化与本土法律资源间的关系。第四,20世纪中东伊斯兰国家的法律变革必须重启“创制”之门,以使伊斯兰法得以与时俱进。
其他文献
1892年爱国华侨张弼士在烟台投资创建第一家工业化酒厂,中国近代葡萄酒产业开始发展,后因战争、经济困难等影响,直到改革开放后各行各业开始发展,葡萄酒行业迎来了发展机遇。现如今中国虽然距离葡萄酒强国还有一定差距,但是中国已成为葡萄酒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巨大的消费潜力和葡萄酒行业产生的高额利润使世界各葡萄酒生产国都对中国给予了强烈的关注,21世纪以来,中国葡萄酒年消费量大幅增长,大批国际葡萄酒酿制企业
学位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程度不断加深,国际间的商务活动日益频繁,中国持续保持市场的高度开放,在国际贸易领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进入新世纪以来,拉美成为中国对外贸易增长最快的地区,其中委内瑞拉是中国在拉丁美洲地区最大的合作伙伴,最大的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市场。中委贸易的持续性活跃,得益于双方频繁的沟通与商务活动。  作为商务活动必不可少的环节,商务谈判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就显得尤为重要。商务谈判不
学位
以全球信息化时代为背景,京津冀地区对韩语人才的需求,在韩语语言能力、翻译能力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对专业韩语翻译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的同时,对于韩语专业本专科阶段毕业生也呈现较高的需求增长,并且在招聘信息中有对翻译能力要求的描述。因此,需要韩语专业本专科学生在毕业时,具有一定的翻译能力。同时,翻译能力一直是翻译学界热议的研究方向,区别于韩语翻译硕士阶段所培养的翻译能力,如何在本专科阶段培养适应市场
学位
中韩两国间的漫画、电视剧、音乐节目等作品的引进离不开著作权法的支持与保护,著作权法的韩译本作为韩国相关人士了解、查明中国著作权法律制度的桥梁,应当确保其准确性。然而,韩国法制处、韩国中国商会公布的韩译本中都存在误译现象,不利于中国著作权法的交流和适用。  本文的目的在于为中国法律的韩译提供翻译策略建议,提高中国法律韩译本的准确性。本文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学科交叉法、归纳总结法、对比分析法及理论实践
学位
在中韩两国文化认知的范围内,“父亲”通常象征权威。经过几千年儒家文化的洗礼,中韩两国社会在衡量父亲的个人价值,即父权时,通常会更多考虑其创造的社会价值,很少去关注父亲产生的家庭价值。近几年,中韩两国社会各界人士为延续父权中合理且有价值的部分,减少父权中负面部分对社会的影响,推动父亲的个人价值能够以多角度被大众所接受而不断努力。特别是在中韩两国的电视娱乐界,倡导父亲加重家庭价值比例的电视剧作品逐年增
学位
2003 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首位两次荣膺布克奖的杰出作家 J. M. 库切(John Maxwell Coetzee, 1940-) 是当代闻名寰宇、享誉世界的文学大师。当今西方社会中人的生存困境和不健全的社会制度等一系列问题一直是库切关注的焦点,并多次在其作品中讨论、剖析。库切于2013年和2016年先后发表的小说《耶稣的童年》 (The Childhood of Jesus) 和《耶稣的小
学位
朱利安·巴恩斯是英国当代文坛著名的小说家,他与马丁·艾米斯、伊恩·麦克尤恩一起被认为是当代英国文坛的“三剑客”。尽管巴恩斯在采访中强调每一部作品是一个新的开始,但是通过文本细读的方法来研究巴恩斯的小说,可以看出在他的作品中一脉相承的是他对历史的关注和思考。作为一位具有敏锐历史意识的小说家,巴恩斯对历史、历史叙事及其背后的权力网络的思考与描绘,与新历史主义最为贴近。  作为英国当代文坛巨匠,朱利安·
当今世界随着全球化不断的深入,各国之间的文化交往日益频繁。如何进行成功的跨文化交际,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已成为当今社会的需要。外语教学是我国培养国际化人才的主要途径, 因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成了外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虽然跨文化意识培养在大学乃至中学英语教学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 但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仍在初步阶段。跨文化意识培养是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前提和基础, 为更好的
朱利安·巴恩斯(Julian Barnes,1946-)是当代英国文坛最杰出的作家之一,曾四度获得英国布克奖的提名并于2011年摘得该奖项。他的作品富有深刻的哲学内涵,蕴含着敏锐的历史意识,同时充满了人文关怀。《时代的喧嚣》是巴恩斯的最新作品,这部虚构传记体小说以俄国著名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为主人公,讲述了他一生中与权力交锋的三个重要时刻。通过对主人公内心细腻的刻画,小说展现了肖斯塔科维奇在强权重压
学位
2014年11月《三体》英译本在美国出版发行,一经发行便在美国科幻界引起巨大反响,入围2014年度“星云奖”提名名单,并于次年斩获第73届“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实现了亚洲科幻文学零的突破。《三体》能够在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除了作品本身所蕴含的文学价值,在很大程度上也要归功于其译者,美籍华人科幻作家兼翻译家刘宇昆。  作为人类语言的一个有机组成成分,俗语由劳动人民所创造,反映人民的生活经验和愿景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