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随机激光和光子晶体两方面出发研究随机介质中的光子局域化,比较全面具体地分析了不同参数对于介质中产生局域化的影响。采用半经典理论解释随机介质中的局域化现象,建立一维、二维随机介质模型,用FDTD时域有限差分法模拟了一维、二维随机系统中光场空间分布情况,具体分析了在不同粒径散射体种类、不同散射体粒径、浓度,不同激光泵浦强度下随机介质中局域态的分布及其频率谱特征,并从准态模理论出发得到了二维随机介质不同时刻的功率谱,获得了局域化信息。结果表明:随机介质功率谱的时间演化分为模式共存、模式竞争选择和模式稳定三个阶段;局域模式中谐振频率同散射体种类之间没有显著的关系,不同的散射体只改变模式强度;要选择随机腔的谐振频率,需改变散射体的粒径而无须改变散射体的种类,且模式强度与散射体的种类和浓度有关。用传输矩阵法推导得到了一维组合型光子晶体的反射率和折射率算式,并模拟了不同周期数、不同光学厚度、不同入射光角度时光子晶体的带隙结构;当在完整光子晶体中引入缺陷层时,可以使光子局域化,在原来不透光的禁带部分出现透光处,但是局域模式情况同缺陷层厚度相关。在实验上用溶胶一凝胶法制备了纳米量级的TiO<,2>和ZnO随机介质薄膜,并对其表面形貌、颗粒尺寸、折射率等光学性质进行了表征,为后续的局域化实验研究铺设了道路。随机介质中光子局域化的研究,为随机激光的实现,以及光子晶体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