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是一个语言大家族而非某一种语言,为此,Braj B. Kachru指出它也应拥有其复数形式Englishes。世界英语(World Englishes)包含了三个同心圈里的各种地域变体或国别变体。本文旨在阐述英语的不同变体的发展现状,包括制度型变体和使用型变体,或换言之,国内使用型变体和国际使用型变体;介绍Kachru的三个同心圈理论及相关讨论;描述中国英语(China English)的定义、中国英语与中国式英语(Chinese English/Chinglish)的区别和联系,并从历史发展、现状和外部环境的角度证明了中国英语存在的客观现实性;本文描述了中国英语在语音、词法、语法、语篇和语用等层面上的表现特征;指出所谓标准英语并非是英式英语或美式英语某一单个变体,在把英语分别当作母语(EFL)、第二语言 (ESL)或外语 (EFL)的不同国家和地区应该有不同的标准,因此无论是英式还是美式都不能成为唯一的标准或模式,每种变体在某个具体的环境中都可以作为标准;中国英语满足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交际手段。
另外,作者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调查了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和外教对世界英语、中国英语、标准英语的了解和认识,他们对于目前中国的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些看法和观点,并从三个方面的出了对中国的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些启示:(1)外教和中国的英语教师的教学优劣对比。(2)教师应评价学生英语水平的标准。(3)教师在课堂上应传授的文化价值观念。文章从学生和外教的答案中总结并分析得出了有关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