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瑄复性思想研究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gluoyu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性思想一直是儒学家论述的重点。历代儒学大家都对心性思想进行阐释,使心性思想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和具体。宋明时代是儒学发展的巅峰时期,尤其是在明代,经历了元代的动乱,儒学发展出现了新的特色。既继承了唐宋以来儒释道三家的相争与融合,又是儒学内部理学与心学的相争与相融。明初理学家大多注重对心性的体认,既继承陆学的本心论,又浑融朱学理气观的新特点。薛瑄作为明初理学的代表人物,对北方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薛瑄思想既不是“恪守宋人矩矱”,又不是“悃愊无华”,他对理学的改造与发展,为儒学的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以继承儒家道统为己任,思想中融合了朱熹,陆九渊二程,张载的观点,通过修身识性践履的修养功夫,到达性天通的思想境界。在心性论上,薛瑄继承了两宋时期心性两分的观点,把“心性”作为认识的主体,使其进一步实体化,赋予心性更多的认识论意义,从而使心性推向实体化方向,为明代理学的转型开辟了道路。薛瑄“复性”思想是其哲学思想的主体,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心为天下之大本”的心性本体论和“性之一字无所不包”的泛性论作为自己复性思想的理论基础,通过对“性”这一哲学概念进行进一步的补充和发展,使其逐渐向实体化方向转变。二是复性所达到的实践宗旨和理想境界是遏欲存理与内圣境界,通过复性实现对自身欲望的抑制以及对思想境界的一种升华,实现“性天通”的人生理想目的。三是复性所必需具有的方法或途径,知性识性,清心省事,敬以持己,反躬践履,通过这些途径将复性的实现由一种理想境界转变为现实。从而使得复性思想成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既有充分的理论基础,又有现实的实现条件。因此薛瑄复性思想为儒家心性哲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本文重点阐述薛瑄复性思想,理清薛瑄复性思想的脉络,展示出他为哲学发展所作的贡献。
其他文献
身处魏晋乱世的嵇康,对生命有着深刻的体悟。作为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他的生命哲学代表着竹林时期的思想界的基本路向。论文以哲学问题研究法、范畴论、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
近现代,伴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殖民运动,发源于西方的现代性扩展到穆斯林社会。现代性各种要素的不断扩张和积累,导致穆斯林社会中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矛盾加深,伊斯兰世界面
研究冷坩埚悬浮熔炼AlCoCrFeNiTi0.5多组元高熵合金的微观组织及回火工艺对合金组织、硬度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发现,冷坩埚悬浮熔炼AlCoCrFeNiTi0.5高熵合金铸锭中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