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股配售制度改革的影响之下,自2014年IPO重启以来,我国新股集体出现连续一字涨停的现象,引发了新股溢价效应,这使得投资者对于新股的炒作愈加疯狂。而拥有信息和资金优势的机构投资者作为网下参与新股配售的主体,对二级市场上新股的价格变化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从机构投资者网下获配新股比例的角度出发,来考察机构配售对我国新股溢价效应的影响。在对样本数据进行牛市与熊市的分组之后,运用修正后的Tobit回归模型来实证分析IPO配售中机构投资者网下获配新股的比例与新股溢价率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机构投资者网下获配新股的比例越高,新股溢价效应越明显。通过进一步地分析发现,公募基金和社保基金网下获配新股的比例越高,新股溢价效应越明显;而企业年金和保险资金网下获配新股的比例越高,新股溢价效应则越弱。而且,在熊市中的新股溢价效应要比牛市更加明显。这种现象的出现与我国新股发行体制改革、新股上市首日交易机制和机构投资者与主承销商之间存在的利益联盟关系有着较大的影响。 在以上结论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完善新股发行定价制度、改革新股上市首日交易机制以及加大对主承销商自主配售权的监管力度等对策建议,以此来促进我国新股发行的健康规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