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海岸带防护林土壤水文特性及其生态效益能值分析

来源 :山东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6196091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岸带防护林建设在海岸带脆弱区生态修复中起到重要作用,由于在营建和后期管理存在着种植密度过大、树种选择单一、后期抚育管理缺乏等原因,导致海岸带防护林生态稳定性较差、优势树种压缩其它树种生存空间等诸多问题,使得海岸带防护林系统整体质量较低,生态服务功能较弱。因此,海岸带防护林生态效益研究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本文选择青岛藏马山林场作为研究区域,以该区域麻栎林、黑松林、麻栎×黑松混交林、麻栎×刺槐混交林四种典型海岸带防护林植被类型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观测与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比分析四种植被类型土壤颗粒的组成及其分形特征、土壤的理化特性、土壤水文和枯落物持水特性;在此基础上,基于能值分析理论,以试验数据为基础,对青岛市海岸带防护林生态效益进行能值分析,以此为青岛市海岸带防护林配置与生态效益分析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海岸带防护林生态效益能值分析理论研究提供补充和参考。(1)青岛市典型海岸带防护林四种植被类型土壤颗粒组成及其分形维数存在显著差异。四种植被类型的土壤黏粒含量和粉粒含量均由大到小依次为:麻栎×刺槐混交林﹥麻栎×黑松混交林﹥麻栎林﹥黑松林,并且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黏粒和粉粒含量逐渐减少,砂粒含量逐渐增加。青岛藏马山林场四种植被类型0~40cm土层的土壤颗粒单重分形维数D值介于2.30~2.62之间,大小遵循:麻栎×刺槐混交林﹥麻栎×黑松混交林﹥麻栎林﹥黑松林;四种植被类型0~20cm土层的土壤颗粒单重分形维数D值均大于20~40cm土层;四种植被类型土壤颗粒的单重分形维数D值与土壤的黏粒、粉粒含量成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土壤的砂粒含量成极显著负相关关系;青岛藏马山林场四种植被类型土壤颗粒的Rényi谱为反S型曲线,容量维数最大,其次为信息维数,关联维数最小,即D0>D1>D2;四种植被类型土壤颗粒的多重分形维数D0值与土壤的黏粒、粉粒含量成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土壤的砂粒含量成显著负相关关系。(2)青岛市典型海岸带防护林四种植被类型对土壤理化特性具有较好的改良作用,且显著明显。四种植被类型土壤容重由大到小依次为:黑松林﹥麻栎林﹥麻栎×黑松混交林﹥麻栎×刺槐混交林,四种植被类型土壤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和非毛管孔隙度遵循一致规律:麻栎×刺槐混交林﹥麻栎×黑松混交林﹥麻栎林﹥黑松林;土壤中的C含量明显高于N、P含量,四种植被类型土壤C、N、P含量均表现为:麻栎×刺槐混交林>麻栎×黑松混交林>麻栎林>黑松林,土壤C、N、P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3)青岛市典型海岸带防护林四种植被类型枯落物层和土壤层的持水性能效果显著。四种植被类型枯落物半分解层蓄积量大于未分解层,枯落物半分解层的持水能力高于未分解层,四种植被类型枯落物层的持水能力整体由大到小表现为:麻栎林>麻栎×黑松混交林>黑松林>麻栎×刺槐混交林;麻栎×刺槐混交林土壤的最大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和有效持水量最大,黑松林最小,且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四种植被类型土壤的稳渗速率介于1.42~3.28mm·min-1之间,土壤的入渗性能大小遵循:麻栎×刺槐混交林>麻栎×黑松混交林>麻栎林>黑松林。(4)青岛市海岸带防护林生态效益能值分析结果表明:青岛市海岸带防护林生态系统将低质的能量转化为高质的能量,生物多样性保护所占能值比重最高。能值流动总量为1.19E+22(sej/a),其中输入能值为4.61E+20(sej/a),输出能值为1.14E+22(sej/a),可更新资源输入3.50E+20(sej/a),占总能值量的2.94%,不可更新资源输入1.11E+20(sej/a),占总能值量的0.93%。有形输出能值为3.23E+21(sej/a),占总能值量的27.14%,无形输出为8.22E+21(sej/a),占总能值量的69.11%,可见无形输出生态价值最大,其中涵养水源1.03E+20(sej/a),保育土壤7.42E+19(sej/a),固碳释氧1.47E+20(sej/a),林木养分固持1.91E+20(sej/a),净化大气环境2.16E+21(sej/a),生物多样性保护5.55E+21(sej/a);通过能值分析表明,生物多样性保护是青岛市海岸带防护林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青岛市海岸带防护林生态服务功能能值大小依次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净化大气环境>林木养分固持>固碳释氧>涵养水源>保育土壤。
其他文献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引入,网络攻击愈发频繁。网络报文是网络数据传输的格式,不加认证和检测的网络报文可能包含网络攻击。椭圆曲线数字签名算法(ECDSA)可以在物理层检测数据发送方是否可信,本文分析了ECDSA算法,并根据算法分析设计了基于FPGA的硬件实现,本文采用双模乘法器的结构设计点乘模块,提高了签名速度。虽然签名算法能够保证发送方很难被非法冒充,但是来自通信信道上的威胁仍然非常多,一些非法分子可能
荒漠草原是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地区的主要草原类型之一,是内蒙古重要的放牧场地,对维持本地的畜牧业生产和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放牧作为草原利用的主要方式,长期连续过度放牧使得原本脆弱不堪的荒漠草原生态系统出现植被退化、土地荒漠化导致其生态屏障功能和生产力有明显下降,但不同放牧强度对草地植被、土壤及生产力的影响存在差异。为探究放牧强度对荒漠草原群落结构和有机质的影响,本文以苏尼特右旗短花针茅荒漠草原为研
杜梨(Pyrusbetulifolia Bunge)是蔷薇科梨属落叶乔木,在中国北方盐碱地区应用较广,主要分布在华北、西北、东北南部,其具有喜光、耐寒、耐旱、耐涝、耐瘠薄、适生性强等特点,是梨树植物中重要的抗性种质资源。在中性土及盐碱土均能正常生长,可用作水土保持林,树形优美,具有良好的观赏和药用价值,是我国北方地区干旱瘠薄山地造林先锋树种、园林绿化树种、药用和用材树种、北方栽培梨的砧木树种等。为
目前,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成为人类面临的最大威胁,其主要诱因是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尤其是CO2浓度的持续升高,破坏了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因此,降低温室气体浓度,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成为了全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森林生态系统的固碳功能可以降低大气中CO2浓度,有效缓解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是地球生态平衡的重要保证。然而目前碳汇评估方法尚不完善,以增加森林固碳为目标的森林经营尚缺乏研究。此外,森林火灾频发导致大量的碳
了解土壤侵蚀现状与时空格局,明确风水侵蚀类型区分布,对于水土保持规划治理以及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河南省兰考县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水土保持理论为指导,GF-1、MODIS/NDVI、SMAP Level 3等遥感数据为主要信息源。采用遥感监测技术与野外调查验证的方法,运用风蚀模型以及CSLE模型与Arc GIS平台相结合,对研究区土壤侵蚀格局时空分布以及土壤侵蚀类型区的划分进行研究,以期
森林火灾对森林资源、生态环境和人民生命财产会造成巨大的威胁,尤其是较大、特大的森林火灾,因此做好森林火灾的预防预报工作非常重要,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森林火灾的发生率,达到减少森林火灾损失、保护森林资源的目的。如何在更小的尺度上对森林火灾的发生给予更精准的预测预报,有利于在更小的范围内重点关注火险高的林分,布设防火设备和防火力量,做到精准防火,将是今后森林火险预测预报的方向。本研究对泰山的可燃物进行调
白榆(Ulmus pumila L.)具有抗干旱、抗盐碱、耐严寒等特性,是我国北方地区防护林、用材林营建及沙荒地、盐碱地造林的主要树种之一。水分胁迫影响植物生长发育,人工接种真菌能够有效地缓解水分胁迫产生的危害,提高其抗逆性。基于此,本研究以两种白榆品系(Y9、Y65225)为实验材料,通过接种印度梨形孢(Piriformospora indica)(PI),探究接种对四种水分胁迫(田间持水量28
黑松、赤松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传统的沿海防护林和荒山绿化树种。黑松自19世纪引进我国,赤松则为典型的乡土树种,二者分别为山东传统沿海防护林的建群树种和荒山绿化树种,其生态作用、经济功能、美化功能不容小觑。但现有的山东林区生产能力水平降低、生物多样性下降、生态环境趋于恶化,为了对省内林区进行质量提升,优良的黑松、赤松品系亟待培育、推广。本研究从生长、生理生化和SSR分子标记三个角度,对来自烟台的黑松、
为探索香椿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对混合盐碱胁迫的适应特点,明确我国特有经济树种香椿能否适应我国各地区的盐碱地环境。以优质香椿母树种子及香椿幼苗为试材,采用2种中性盐NaCl、Na2SO4和2种碱性盐NaHCO3、Na2CO3按一定比例混合,模拟自然界复杂的盐碱环境。对不同盐碱胁迫下香椿种子萌发规律、幼苗形态结构及幼苗生理生态特征等一系列指标进行测定。综合分析香椿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对盐碱胁迫的适应性。结
楸树(Catalpa bungei)属于紫薇科梓树属,是珍贵的优质用材树种和园林观赏树种,也是中国特有树种。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特别是在用材与园林景观绿化方面,具有难以取代的优势。近年来,通过对野生资源的选择利用,产生了较多楸树种质资源。对现有种质进行评价,并开展优良种质选择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以前期收集保存的44份楸树种质资源为对象,利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