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居民整体居住环境得到很大提升,但由于中国城乡二元化社会结构本身存在缺陷,城市与农村住房保障方面工作差距正不断加大,社会成员中低收入群体,尤其在广大的农村区域住房保障制度的制定落实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加强农村危旧房改造已成为维护社会公平,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从2008年开始,国家开始全面实施农村危房改造政策,农村危旧房改造工作已成为各地政府涉农惠农重点工作。农村危房改造政策作为一项民心、民生工程,实施过程是否达到预期效果,是否切实解决农户住房问题,对此进行研究和创新,逐步分析农村危房改造政策实施中的现状可为今后工作提供参考。本文通过采取文献研究、实地调研与问卷调查结合法、深入访谈等研究方法,对射阳县危旧房改造进行研究,发现射阳危旧房改造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目前射阳县农村危旧房屋改造结构类型主要为砖、石等简易砌体结构(无砖柱、构造柱、无圈梁)和砖木、石木、土木结构(木架)。危房改造中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残疾户和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数量占总数的65.02%,符合危房改造政策优先改造经济贫困家庭的原则。但在对农村危旧房改造的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包括政府部门专业化程度低、补助模式难以满足群众资金需求、改造设定缺乏长远规划、配套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等,导致引发社会矛盾、资金过渡投入、群众负担加重等情况。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北京危旧房改造、成都危旧房改造进行归纳总结,借鉴因地制宜及多级配套等先进管理经验。根据射阳县危机房改造现状,针对改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举措:一是加强危旧房改造意义宣传,细化相关改造规则,做好农村危房数量和农户家庭情况信息统计;二是强化危旧房改造前期的帮扶力度,缩短审批手续,引导社会资金,结合扶贫开发项目,多渠道拓宽融资途径,加大地方资金配套,减轻农村贫困危房户自筹资金比例。同时,调动农民积极性,发挥贫困农户主体性,加强监管力度,力保施工质量;三是进一步加强房屋改造后续配套管理,对相关信息留存,建立农村畅销住房的保障机制,此外,还需要完善农村分类、分级社会保障制度,利用危旧房改造契机,对贫困户开展精准扶贫,为群众带来更多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