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目前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AECOPD)常见表型及这些表型GOLD患者不同组别分布比例与其临床特征知之甚少,本研究依据2019 COPD GOLD指南比较慢性支气管炎型(CB)、肺气肿型(EM)、哮喘-COPD重叠型(ACO)三种常见表型患者部分临床资料差异,并分析该三种常见表型患者归属于GOLD C、D组的比例及有关的临床特征,为COPD个体化治疗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01月-2019年12月期间199例入住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或急诊内科的AECOPD患者临床资料,根据表型定义分为CB、EM、ACO三组,比较该三种表型患者部分临床资料[包括CAT(COPD评估测试)、mMRC(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问卷)及急性加重住院次数等]差异,同时,依据2019年GOLD“ABCD”评估工具进行ABCD分组,将其分为C、D组,分析上述三种表型患者C、D组的分布比例,并比较临床基本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影像学指标的差异。结果:1、199例AECOPD患者三种表型的构成比分别为:CB(59%)、EM(25%)、ACO(16%),其中CB比例最高。比较三种表型患者临床资料显示,CB患者男性(p=0.010)多见,年龄(p=0.004)更大,病程(p=0.004)更长、住院时间(p=0.004)更长,同时D-二聚体(p=0.017)、纤维蛋白原(p=0.001)、CAT评分(p=0.000)、mMRC(p=0.001)、气管壁厚度得分(p=0.009)均更高,且合并高血压最多;EM与CB、ACO两种表型相比,其pH(p=0.007)较低;相对于另两种表型,ACO型患者前白蛋白(p=0.001)、嗜酸粒细胞计数(p=0.005)及BMI(体重指数,p=0.000)均更高,PaCO2(p=0.001)较低。回归分析表明,年龄(OR=1.142,p=0.009)及PaCO2(OR=1.097,p=0.000)是EM型急性加重的两个独立危险因素。2、依据GOLD“ABCD”评估工具,199例AECOPD患者C组、D组分别占31.2%、68.8%;两组比较,D组患者吸烟者(p=0.028)多见,年龄(p=0.000)更大,病程(p=0.001)、住院时间(p=0.000)更长,部分炎症指标【白细胞计数(p=0.023)、NLR(p=0.001)、嗜酸粒细胞计数(p=0.012)、C反应蛋白(p=0.000)、血沉(p=0.001)、降钙素原(p=0.004)、胱抑素-C(p=0.004)】更高,血凝指标【纤维蛋白原(p=0.000)、D-二聚体(p=0.002)】及PaCO(2p=0.028)更高,前白蛋白(p=0.000)及BMI(p=0.000)较低,气管壁厚度得分(p=0.000)更高,两组合并症无明显差异。慢性支气管炎型(CB)、肺气肿型(EM)、哮喘-COPD重叠型(ACO)患者C、D组所占比例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其中CB型患者D组比例最高。3、CB型患者C、D组临床资料比较,D组患者年龄(p=0.019)更大、住院时间(p=0.042)更长、部分炎症指标【嗜酸粒细胞计数(p=0.003)、C反应蛋白(p=0.014)、血沉(p=0.036)、胱抑素-C(p=0.019)及纤维蛋白原(p=0.027)】更高,气管壁厚度得分(p=0.020)更高,而前白蛋白(p=0.032)及BMI(体重指数,p=0.003)较低。4、EM型患者C、D组临床资料比较,D组患者年龄(p=0.040)更大、住院时间(p=0.030)更长、部分炎指标【C反应蛋白(p=0.038)、血沉(p=0.043)】更高;前白蛋白(p=0.029)及BMI(p=0.018)较低。5、ACO型患者C、D组比较,D组患者年龄(p=0.038)更大、住院时间(p=0.030)更长、部分炎症指标【白细胞计数(p=0.047)、NLR(p=0.006)、嗜酸粒细胞计数(p=0.007)、血小板计数(p=0.029)】及pH(p=0.019)、PaCO2(p=0.033)均更高。结论:AECOPD患者表型间临床特征及表型GOLD分组间临床特征具有差异性,明确不同表型、不同表型GOLD组别间临床、实验室及影像学特征有助于对AECOPD住院患者个体化、精准治疗提供更深入的理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