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宾不对称是语言学中较常见的一种语法现象。一个经常引用的例证就是,英语中的疑问词在宾语位置要比在主语位置容易提取,而汉语的疑问词却保留在原位。通过仔细观察,发现汉语中其实也存在主宾不对称现象,空位主语和空位宾语会呈现出一种句法关系上的不对称。尽管国内学者对这些主语或宾语位置上的空语类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对主宾不对称现象的确认仍然存在分歧,而且他们所做的研究多是侧重于单一的空主语或者空宾语的身份认定和解释。
优选论作为生成语法的一个重要理论,在英语wh-疑问句的句法解释方面起了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汉语主宾不对称现象特征的分析,发现在对汉语的空位主语和空位宾语的指称确认上,不仅要依照句法规则,语义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决定性因素。结合汉语的这个特点,本文设立了一系列限制规则,运用优选论来对汉语的主宾不对称现象做一个全新的解释。
本文第一部分是引文。引文部分主要概括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问题和研究的意义。第一章先引入英语的主宾不对称,然后按照不同学者的研究结论,对汉语主宾不对称现象进行综合概括,并指出以往分析所存在的不足之处。第二章是对最简方案和优选论的理论介绍,尤其对本文所运用的优选论的基本应用模式进行了详细的演示。第三章针对汉语主语空位和宾语空位的句法特征,把汉语的主宾不对称分为四种类型:(1)强跨越;(2)邻接原则;(3)左分支条件和(4)关系小句,并详细对每种类型进行了句法,语义和语用方面的分析和解释。第四章依据汉语的特征,结合优选论的基本模式,提出了一套实用的限制规则,对每一种类型显示的主宾不对称都进行了解释说明,并特别指出汉语空位宾语所导致的歧义可以通过一个复指代词来消除。最后一章是结论。汉语中的主宾不对称可以分为四种类型,每一种类型都表明了空位主语的可接受性高于空位宾语,而且这种现象可以用优选论给恰当的解释。
本文运用优选论,很好地解释了汉语主宾不对称的句法形式和语义表达,为主宾不对称的理论研究开辟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也丰富了优选论的解释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