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利用正常大鼠(wistar大鼠)建立起保留全胃的胃肠转流手术(GBP)动物模型,验证非肥胖型2型糖尿病大鼠(GK大鼠)胃肠转流手术的可行性,完成GK大鼠的胃肠转流手术,通过分析三组GK大鼠手术前后体重、空腹血糖水平及胰岛功能的变化,探讨GBP术对GK大鼠的治疗效果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预实验部分:周龄、体重相近的雄性wistar大鼠共30只,随机分成2组,每组15只;第1组:对照组(即假手术组),行幽门离断再吻合术;第2组:手术组(即GBP组),保留全胃行十二指肠加空肠旷置术。记录两组手术时间及手术成功率,观察大鼠术后并发症情况及分析死亡原因。正式实验部分:周龄、体重相近的雄性GK大鼠共30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10只;第1组:对照组(即假手术组),行幽门离断再吻合术;第2组:手术组(即GBP组),保留全胃行十二指肠加空肠旷置术;第3组:空白组,未做手术处理。分别于术前与术后第1、3、6、12周抽取三组GK大鼠尾静脉血,利用电子秤、血糖仪动态测定各只大鼠体重和血液中空腹血糖(FPG)水平,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只大鼠手术前后空腹胰岛素(FINS)及血清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的水平,最后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预实验部分:两组大鼠总存活率为66.67%,假手术组平均手术时间为75.93±13.58min,术中和术后共死亡6只;GBP组平均手术时间为103.6±11.52min,术中和术后共死亡4只。正式实验部分:大鼠总存活率为93.33%,假手术组术后第7天死亡1只,GBP组术后第5天死亡1只;与术前相比,术后第1周所有手术大鼠的体重均有所下降,术后第3、6、12周各组GK大鼠体重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和同时间点空白组及假手术组相比,GBP组术后FPG值下降,至术后第12周时FPG由14.67±1.73mmol/L下降至5.05±0.42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和同时间点空白组及假手术组相比,GBP组术后FINS经历了先升后降的过程,术后1~3周时FINS升高,第6周开始略有下降,至术后12周明显降低,由14.74±1.01mU/L下降至8.48±1.01m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和同时间点空白组及假手术组相比,GBP组术后HOMA-IR持续下降,由9.59±1.15下降至1.91±0.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和同时间点空白组及假手术组相比,GBP组术后GLP-1水平明显升高,GLP-1由9.18±0.78pmol/L升高至27.66±0.95p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对大鼠实施保留全胃的胃肠转流手术是可行的,成功建立起非肥胖型GK大鼠的胃肠转流手术模型。2、保留全胃的胃肠转流手术对非肥胖型GK大鼠有明显的治疗效果,能有效降低GK大鼠空腹血糖及改善糖代谢,且与GK大鼠的体重变化无关。3、GBP使食物提前进入回肠,刺激GLP-1的分泌增多,从而达到GBP对T2DM的治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