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学科专业评价研究——以广东省高等学校名牌专业和重点学科为例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s212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从实证研究的角度,以广东省高等学校重点学科评价和名牌专业五年评价的实践为案例,对大学学科专业评价进行探讨。旨在探索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评价的理论与实践、完善学科专业评价制度、促进学科专业建设水平的提高,为国内大学进行学科专业评价提供参考。本文基本内容:辩析学科专业评价的相关概念,探究学科专业评价的理论基础,进行中美学科专业评价比较,反思广东五年评价的实践,重构学科专业评价体系,预测学科专业评价的变革趋势,提供学科专业评价的政策选择。本文主要结论如下: 一、学科、专业、学科专业、学科专业评价等构成了学科专业评价概念体系。通过对这些概念的理性审视,辨识学科专业的现实存在三种属性:外在规定性、内在逻辑性和职业导向性。 二、评价的合理性只能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去寻找。价值哲学、心理学、复杂科学等是学科专业评价的主要理论基础。评价情境、情感、意志对评价过程与结果有重要影响,因此有必要进行心理调控。技术理性、实践理性和解放理性的交互作用促使学科专业评价达到理想境界。 三、不同的文化背景、政治制度和教育体制催生出不同的评价路径。西方国家,以美国为例,学科评价并不多见,因为学科是知识体系的分支,而传授知识是教师的自由,难以评价。但在院校鉴定、专业鉴定方面,却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制度体系。应该在中国由政府主导的评价制度与美国由社会中介机构主导的评价制度之间找到一个恰当的平衡点。 四、广东高等学校重点学科评价和持续五年的名牌专业评价实践表明,学科与专业分开评价尽管促进作用比较明显,但是内容重复,工作重叠,致使学校疲于应付。本文试图建立理论与实践结合、学科与专业整合的综合性评价指标体系以解决这一问题。 五、评价模式是评价思想、评价理论与评价实践的结合点与中介。价值取向制约着评价,决定着评价的具体模式。论文提出了学科专业评价体系的四维结构:即以目标为中心的定位评价、以过程为中心的实施评价、以结果为中心的效果评价、以情景为中心的环境评价。 六、学科专业评价的未来发展将在评价功能上由单一走向多样、在组织形式上由政府走向中介机构、在目标上由评价走向评价与鉴定结合、在评价关系上由对立走向协调合作、在评价重点上由重视结果走向重视过程。基于以上认识,提出建立新型学科专业评价观:自主性评价观。 七、评价体系的完善关键在于制度,推动制度创新、建立评价新机制是实现自主性评价的制度保障。制度创新体现在三个层面:观念层面、实体层面和操作层面。三个层面的互动使制度创新得以实现。
其他文献
罗汉果为葫芦科(Cucurbitaceae)罗汉果属(Siraitia)植物,是广西特有的经济植物,广泛用于医药、饮料和调味品中。过去对罗汉果的利用主要是其果实,果农采摘果实后通常将果叶废弃,近年来有人对罗汉果叶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发现其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物质,主要成分为山萘酚和槲皮素,并通过体外实验发现,罗汉果叶黄酮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优于人工合成的抗氧化剂BHT,是一种很好的天然抗氧化剂。本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两个根本转变”的深入、以及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群众体育运动事业蓬勃发展,体育消费观念也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及需求都
体育产业在西方发达国家已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特别是体育赛事产业在体育产业中更是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强大的辐射效应是其他产业不可比拟的。我国的体育赛事产业在上世纪
1997年世界管理大会认为,“学习型组织”将是未来最成功的组织管理模式。学习型组织评估是推动学习型组织理论研究,保障学习型组织创建持续推进、有效开展的重要手段。学习型组
背景:近年来,跖趾关节作为人体下肢的“第四大关节”已倍受研究者的重视,从其生物力学机制的解剖到跖趾关节训练方法的得出再到跖趾关节训练器械的研发,这一步步的研究过程均
随着全民健身的兴起,人们对健身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增长,随之而来的是各种健身企业的出现,健身市场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另外,消费者品牌意识的不断增强,使得健身企业所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