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初开始遍布全国的雾霾天气,使全社会深切体会到空气污染的严重性。经济的飞速发展使人类缔造了庞大的社会财富,但与此同时,人们赖以生存的大气圈却成为“空中的垃圾桶”。PM2.5、AQI等各种指标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然而,相对于这些专业指数,公众感知最真切的,是污染对自身健康造成的极大威胁。在清华大学与美国健康影响研究所召开的“空气污染与健康效应学术研讨会”上公布的《2010年全球疾病负担评估》中指出,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细颗粒物污染每年造成320多万人过早死亡以及影响超过7600万人的健康。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新闻媒体成为空气污染报道的重要信息来源。本文在健康传播视角下,以议程设置理论、环境风险评估理论等为理论基础,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旨在通过对凤凰网和新浪网为代表的国内主流网络新闻媒体在2013年1—3月有关空气污染报道的内容的分析,呈现出网络新闻媒体如何定义日益严重的空气污染现象,及其与公众健康休戚相关的联系,进而发现网络新闻媒体在报道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成因,在此基础上探讨网络新闻媒体在今后报道中的提升策略。 本研究共分为五个部分:绪论阐述了选题的目的,梳理了目前学界对环境新闻以及健康传播的研究现状,概括研究方法与创新点;第一章主要是对凤凰网和新浪网的具体报道进行数据统计,并将其分为现状报告、健康知识、政策措施等九大类别,根据所得数据,对报道内容的特征进行初步分析;第二章主要对空气污染报道的传播内容、传播技巧以及议题设置进行分析,总结网络新闻媒体空气污染报道的主要特征;第三章根据对具体报道的分析,发现目前空气污染报道存在的问题,总结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第四章根据前文所分析的特征及问题成因,从网络新闻媒体和传统媒体的联动、空气污染报道的专业性以及报道基调等方面对今后的报道提出建议。 面对空气污染这一全球性的问题,需要整个社会的共同参与才能解决。联合国艾滋病署全球总裁彼得·皮澳特曾强调“记者可以比医生挽救更多的生命”。因此网络新闻媒体在传播过程中,首先要起到桥梁作用,将政府、企业、个人以及其他不同群体组织联系起来,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另一方面要主动承担起传播健康信息的责任,要从根本上提高媒体健康传播意识,从而使网络新闻媒体在空气污染报道中大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