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综合体建筑水灭火系统优化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人们的消费理念也在逐步提升,聚集众多功能于一体的城市综合体建筑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城市综合体建筑规模庞大,功能齐全,切实让人们体会到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吃喝玩乐等娱乐休闲活动。但是综合体建筑也具有特殊的一面,其内部人员密集,火灾危险性高,空间布局复杂,救援难度大。论文结合综合体建筑自身的特点,针对其水灭火消防系统进行优化研究。先是分析典型火灾案例,优化国内综合体建筑一次火灾灭火用水量。收集查阅近十年火灾发生情况,总结出影响建筑火灾灭火所需消防用水量的因素。通过对美国保险事务所(ISO)的流量计算方法的研究,比较其和国内《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计算消防用水量的不同之处。针对具体的火灾案例,分析消防流量的设计值、实际扑救火灾所需流量值和ISO流量计算值三者之间的关系,最后得出确定综合体建筑一次火灾灭火用水量的计算方法。然后对综合体建筑室外消火栓系统进行优化研究。规范规定消防水池取水口的保护半径不得大于150m。由于综合体建筑占地范围广,一个消防水池取水口的有效保护半径肯定是覆盖不完的。针对这种情况,提出设置多个消防水池和一个消防水池的解决方法,并分析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情况。论文最后对综合体建筑室内的消防系统进行优化研究。室内消防系统包括室内消火栓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两部分。从消火栓的保护半径和消火栓系统的供水方案提高室内消火栓系统的可靠性。通过分析水枪上倾角α对充实水柱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长度的影响,总结出新的计算消火栓的保护半径的公式。针对不同的建筑高度,分析出相匹配的消火栓系统的竖向分区方式。通过研究国内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成功灭火案例,总结其扑救初期火灾所用时间,并结合国外相关标准规范,在国内提出的1小时的自动喷水灭火消防设计用水量的基础上,将自喷系统的持续喷水时间减少至20分钟,同时提出安全性、经济性等多方面最优的供水方式。
其他文献
弦支穹顶结构是将现代预应力技术引入空间网壳结构而形成的全新空间结构体系。通过在网壳结构中增设拉索、撑杆并施加预应力,能够改善空间网壳结构的受力状态,降低结构内力峰值
南京城墙按其结构形式分为包山式和自承重式两种,包山式城墙由于受到内部山体的影响较自承重式城墙更易发生破坏,目前国内外很少从城墙结构形式上对城墙的破坏机理深入开展研究
钢筋混凝土短肢剪力墙结构体系因其结合了框架结构与剪力墙结构的优点,广泛应用于实际工程中。各种墙肢截面形式的短肢剪力墙抗震性能研究已经取得很多成果,鉴于墙肢节点受力
随着世界能源短缺这一日益凸显的危机,我国也开始加大能源储备的力度。盐岩以其良好的蠕变特性、低渗透性和损伤自我恢复性而被广泛用于地下油气能源储备,虽然目前国内外对盐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筋(Fiber-Reinforced Polymer Bars,以下简称为复材筋)与传统钢筋相比,具有轻质高强、耐腐蚀、抗电磁干扰等优点,在沿海地区及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有较好的应
矮塔斜拉桥是介于梁式桥与斜拉桥之间的新型桥梁结构,它兼有梁式桥与斜拉桥的优点,其结构性能优越、经济性能良好。近些年,在国内外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就其结构而言,其
钢交错桁架体系是一种较为新颖的结构形式,它以建筑布置的灵活性、工程造价的经济性、建筑施工的环保性以及优越的抗震性引起了人们的广泛重视。本文主要完成了如下的工作:1.
合理的长周期地震动输入对长周期结构的抗震设计至关重要。日本在长周期地震动输入问题的研究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在工程设计中得到了良好实践,我国地震环境和抗震设防思想
本文是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9AA032304)和四川省科技厅攻关项目(2009GZ0043)”联合资助下进行的。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以及遭遇类似汶川地震这样的重大自然灾害后,都会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