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及血液微环境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向肝细胞分化的影响

来源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解放军医学院 解放军总医院 军医进修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t1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组的前期研究证明肝功正常的大鼠肝组织匀浆上清液可诱导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HUCMSCs)定向分化为具有部分肝细胞功能的肝样细胞,考虑到干细胞在移植后可随血液循环“归巢”于损伤靶器官的特点,我们推测纤维化肝组织微环境也许更有利于干细胞向肝细胞的定向分化。本研究拟采用大鼠纤维化肝组织匀浆上清液体外模拟纤维化肝组织微环境对HUCMSCs进行诱导培养,从细胞形态、肝细胞表面标志物、肝细胞功能等方面评价其在特定微环境下的分化潜能,并进一步平行比较纤维化肝组织微环境与正常肝组织微环境及肝纤维化大鼠血液微环境与正常大鼠血液微环境诱导HUCMSCs向肝细胞分化的效果,旨在为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纤维化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方法:1.大鼠纤维化肝组织微环境诱导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向肝细胞分化的实验研究采用腹腔注射3%硫代乙酰胺生理盐水溶液(200mg/kg,2次/周,共4周)的方法制备SD(Sprague Dawley)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取造模成功的大鼠肝脏制备肝组织匀浆上清液。取第三代HUCMSCs进行分组培养:①对照组:含10%胎牛血清(Fetal Bovine Serum, FBS)的DMEM/F12培养基;②纤维化肝组织匀浆组:含10%FBS及50g/L纤维化肝组织匀浆上清液的DMEM/F12培养基。诱导开始后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并记录细胞形态学变化;取对照组及诱导7d的纤维化肝组织匀浆组细胞,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角蛋白18(Cytokeratin 18, CK18)、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 AFP)、CYP3A4的表达情况,采用过碘酸雪夫(Periodic Acid-Schiff, PAS)染色检测细胞储存糖原的能力,分别采用二乙酰肟比色法及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法测定两组细胞培养液中尿素(Blood Urea Nitrogen, BUN)及白蛋白(Albumin, ALB)的含量。2.纤维化肝组织微环境与正常肝组织微环境诱导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向肝细胞分化效果的比较研究将第三代HUCMSCs进行分组培养:①对照组:含10%FBS的DMEM/F12培养基;②纤维化肝组织匀浆组:含10%FBS及50g/L纤维化肝组织匀浆上清液的DMEM/F12培养基。③正常肝组织匀浆组:含10%FBS及100g/L正常肝组织匀浆上清液的DMEM/F12培养基。诱导开始后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学变化:取对照组及诱导7d的匀浆组细胞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CK18、AFP、CYP3A4、 CYP2E1、CYP2D6、色氨酸2,3-双加氧酶(Tryptophan2,3-Dioxygenase, TPH2)的表达情况,采用ELISA法测定各组细胞培养液中ALB的含量。3.肝纤维化大鼠血液微环境诱导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向肝细胞分化的实验研究分离肝纤维化大鼠和正常大鼠血清。取第三代HUCMSCs进行分组培养:肝纤维化大鼠血清组:含5m1/L肝纤维化大鼠血清的DMEM/F12(含10%FBS)培养基:正常大鼠血清组:含5m1/L正常大鼠血清的DMEM/F12(含10%FBS)培养基。对照组:DMEM/F12(含10%FBS)培养基。诱导开始后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并记录各组细胞形态学变化:取诱导7d时的各组细胞,采用细胞免疫荧光检测AFP、CK18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ALB、TPH2、CYP3A4的表达,采用二乙酰肟比色法测定各组细胞培养液中BUN的含量。结果:1.本研究第一部分,与对照组长梭形细胞相比,纤维化肝组织匀浆组细胞于诱导1d时即可见到细胞两极回缩,胞体变短;诱导7d时,细胞呈不规则形或类圆形,胞体丰满。Western Blot检测示,对照组细胞未见AFP、CK18、CYP3A4表达;匀浆组细胞可表达肝细胞表面标志物AFP、CK18及与代谢功能相关的重要蛋白CYP3A4.对照组上清液中BUN、ALB浓度分别为(0.43±0.07)mmol/L和(8.08±0.41)μg/mL,匀浆组分别为(2.52±0.20)mmol/L和(41.48±4.11)μg/m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1)。PAS染色示,对照组HUCMSCs细胞核呈深蓝色,细胞质呈淡紫色;匀浆组细胞整个胞体被染成深紫色,细胞核可见。2.本研究第二部分,与对照组长梭形成纤维样细胞相比,诱导7d时,纤维化肝组织匀浆组及正常肝组织匀浆组细胞形态变化明显,呈类圆形,胞体丰满。与对照组相比,两匀浆组细胞均可表达肝细胞表面标志物CK18和AFP。对照组细胞可表达少量CYP2E1,两匀浆组细胞可表达CYP3A4、CYP2E1、CYP2D6、TPH2等肝细胞功能蛋白,且CYP2E1的表达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而两匀浆组上述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匀浆组细胞分泌ALB的能力较对照组亦明显增强(p<0.01),两匀浆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本研究第三部分,诱导7d时,各组细胞均未见到明显的形态学变化。肝纤维化大鼠血清组细胞可表达AFP、CK18等肝细胞标志物及其功能蛋白ALB、THP2、 CYP3A4,正常大鼠血清组和对照组细胞不表达上述蛋白。正常大鼠血清组细胞上清液中BUN浓度为(0.40±0.04)mmol/L,对照组为(0.38±0.04)mmol/L,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纤维化大鼠血清组BUN浓度为(0.74±0.07)mmol/L,显著高于前两组(p<0.05)。结论:1.大鼠纤维化肝组织微环境可快速诱导HUCMSCs向肝细胞分化,形成的肝样细胞不仅具备肝细胞表面标志物,同时有肝药酶的表达,并具有储存糖原、合成BUN及分泌ALB的能力,可部分替代肝细胞功能,这可能是干细胞移植改善肝功能的机制之一。2.纤维化肝组织微环境与正常肝组织微环境均可诱导HUCMSCs向肝细胞分化,在达到相同诱导效果时,与正常肝组织相比,纤维化肝组织所需组织液浓度更低,提示纤维化肝组织微环境可能更有利于HUCMSCs向肝细胞分化。3.肝纤维化大鼠血液微环境可诱导HUCMSCs向肝细胞分化,体外诱导7d时,细胞没有发生明显的形态学变化,但可以表达肝细胞标志物AFP、CK18及其功能蛋白ALB、TPH2、CYP3A4,且BUN合成功能显著增强,提示在肝纤维化条件下,移植HUCMSCs可能在入血后即已开始向肝细胞分化。
其他文献
近年来,笔者所在镇着力在“建、配、管、用、研、培、考、效”诸方面抓好实验室装备工作,注重中小学实验室装备的服务管理,有效地改善了学区办学条件,为实现学区教育的均衡、
1979和1980年,我们分别在梅营三队和梅营十一队等处,进行科学育秧,节约用种试验示范,在既不影响大田栽插面积,又不增加秧田面积的基础上,梅营三队1979年比1978年节省种子约5
理查兹对意象问题的讨论超出了一般意义上的文学修辞层面,落实在人类思维活动的心理学特征之探究上,并以此为出发点,说明意象在一般的指称活动和诗歌经验的记述中所承担的功能。理查兹并不否认意象的存在,但他反对将意象看作是感觉的复制和副本,即反对强调意象的拟真性特征。他认为意象的功能和价值就在于它是关于感觉的一般符号,在于它的普遍性和抽象性。
<正> 单叶重是构成产量的因素之一,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也与烟叶质量高低有关。一般烟农都认为,叶片重量增加,既有产量,也有质量。究竟单叶重对烤烟产质有多大影响,现仅就一些试
福利多元主义视角之下,农村集体经济在社会保障中的供给主体地位愈加受到重视,通过对不同类型的农村集体经济的社会保障功能进行总结,发现其功能定位于养老、医疗、教育、救助、保险多领域。在探究功能实现机制的基础上,农村集体经济在国家当前提供的社会保障项目中发挥补充功能,提高保障对象的受益水平、减轻缴费负担,还发挥着作为供给主体的作用,扩充了当前农村的社会保障项目,以现金给付、实物给付、服务给付、保险给付多方式满足受益对象的保障需求。
玉米秸秆是反刍动物粗饲料的重要来源之一,利用微生物发酵处理玉米秸秆,可提高其营养价值,促进消化吸收。本试验在实验室发酵秸秆饲草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了发酵玉米秸秆在羊瘤胃中
随着畜牧业的迅速发展,草畜矛盾也日趋尖锐。一般讲,种什么样的牧草适宜是因地而异的。对于一个新种,要经几年的引种观察方能确定可否引种。但就一个自然条件相似的地域来讲
对2005年至2013年8月间的全部信贷资产证券化案中不同档次资产支持证券持有人表决权制衡的现行模式进行总结,可以划分为五个模式。五个模式虽然各有不同,但是都具有诸如一般
数字贸易作为互联网技术、全球贸易以及数字技术融合的新型贸易方式,在推动全球经济增长、创新商业模式、降低贸易成本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我国数字贸易起步相对较晚,如何有效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经验,助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显得尤为迫切。在分析数字贸易发展理论和内涵界定的基础上,深入探讨我国数字贸易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重点剖析美国、欧盟、日本、英国等国家或地区数字贸易发展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数字贸易发展实际,提出应该积极参与全球数字贸易规则体系建设,扩大数字贸易对外开放水平,加强数字技术创新能力,平衡产业发展水平
阿卡~①社会极其重"礼","昂或"涵括下的各种礼仪是了解和认识阿卡文化的重要通道。作为一种实体性存在,阿卡的"昂或"具有实践性、神圣性、公约性的特征,同时又兼备引领人们畏自然、敬传统、重道德的社会效用。以"米桑老"、"尼帕"活动为代表的阿卡诸礼,都既包藏着深刻的巫术内涵,又行使着不可替代的文化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