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琼蛛属Qiongthela Xu&Kuntner,2015隶属于蛛形纲Arachnida,蜘蛛目Araneae,中纺亚目Mesothelae,节板蛛科Liphistiidae。该属蜘蛛寿命较长,迁移扩散能力差,特异性分布,是研究生物地理学极好的模式生物。但是,迄今为止,国内外对于琼蛛属的研究较少,研究工作多集中于新种的描述上,鲜有该类群的分子系统发生的研究报道。目前,琼蛛属蜘蛛已知有7种,其中中国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琼蛛属Qiongthela Xu&Kuntner,2015隶属于蛛形纲Arachnida,蜘蛛目Araneae,中纺亚目Mesothelae,节板蛛科Liphistiidae。该属蜘蛛寿命较长,迁移扩散能力差,特异性分布,是研究生物地理学极好的模式生物。但是,迄今为止,国内外对于琼蛛属的研究较少,研究工作多集中于新种的描述上,鲜有该类群的分子系统发生的研究报道。目前,琼蛛属蜘蛛已知有7种,其中中国海南5个种,另外2个种分布于越南南部地区。该类群的雌性外雌器形态结构简单,种内变异较大。此外,在野外环境下,成功采集到成熟雄性的概率非常小。以上种种原因都给该属蜘蛛的形态学分类研究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基于以上问题,本论文的主要目标是:(1)通过有针对性的大范围的采集,得到大量的琼蛛属蜘蛛标本,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获得多基因位点遗传标记序列,构建海南岛琼蛛属种水平上的分子系统发生树,并检验该属的单系性;(2)利用分子物种界定分析与经典的形态学特征相结合的整合分类学方法,对该类群进行分类、鉴定和描述。首先,本论文第二章利用4种不同的分子物种界定方法对海南岛的琼蛛属进行了物种划分。基于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OI)序列的分子物种界定方法分别为:基于遗传距离的DNA条形码间隙(DNA barcoding gap)和自动条形码间隙识别法(ABGD),及基于系统发生树的种类鉴定插件(P ID(Liberal))和整合贝叶斯运算方法的泊松树分析模型(b PTP)。研究结果表明,DNA barcoding gap,ABGD和P ID(Liberal)支持21个物种,b PTP支持27物种。第三章基于分子物种鉴定结果,对海南岛琼蛛属每个物种选取2–3头标本,扩增5个基因:包括2个线粒体基因(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OⅠ),16S r RNA(16S))和3个核基因(内转录间隔区2(ITS2),28S r RNA(28S),组蛋白基因Histone 3(H3)),进行系统发育关系分析。利用最大似然法和贝叶斯分析方法重建了海南岛琼蛛属的系统发生树,两棵树的拓扑结构高度一致,所有结果均支持其单系性。在第四章的形态学鉴定部分,结合第二章的分子物种界定分析,通过观察雄性触肢器和雌性外雌器的形态结构特征对中国海南岛及越南琼蛛属蜘蛛标本进行分类和鉴定。结果显示,琼蛛属蜘蛛具有很高的物种多样性。本章对23个琼蛛属物种进行了鉴定、拍照及描述,包括7个已知种和16个新种。16个新种分别是:保亭琼蛛,新种Qiongthela baoting sp.nov.;打安琼蛛,新种Qiongthela daan sp.nov.;吊罗琼蛛,新种Qiongthela diaoluo sp.nov.;东方琼蛛,新种Qiongthela dongfang sp.nov.;凤凰琼蛛,新种Qiongthela fenghuang sp.nov.;黎母琼蛛,新种Qiongthela limu sp.nov.;南开琼蛛,新种Qiongthela nankai sp.nov.;南兰琼蛛,新种Qiongthela nanlan sp.nov.;南妹琼蛛,新种Qiongthela nanmei sp.nov.;牛笛琼蛛,新种Qiongthela niudi sp.nov.;七坊琼蛛,新种Qiongthela qifang sp.nov.;琼中琼蛛,新种Qiongthela qiongzhong sp.nov.;三亚琼蛛,新种Qiongthela sanya sp.nov.;什益琼蛛,新种Qiongthela shiyi sp.nov.;雅林琼蛛,新种Qiongthela yalin sp.nov.;鹦哥嘴琼蛛,新种Qiongthela yinggezui sp.nov.。综上所述,本研究是国内外首次运用分子物种界定分析和形态学特征相结合的方法完成了琼蛛属蜘蛛的系统学和整合分类学研究,揭示了琼蛛属的物种多样性和系统发生关系,进一步完善了节板蛛科蜘蛛的系统演化关系。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的直肠侧韧带中淋巴结发生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依据入组标准及排除标准,研究对象为于湖南省人民医院胃肠科接受治疗的低位直肠癌患者,时间跨度为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采集收纳患者的各项资料数据,数据类别包括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还收集患者术前是否合并肠梗阻、直肠侧韧带中是否存在直肠中动脉以及以及患者253组淋巴结转移情况等,以及相关的肿瘤病理因素:术前肿瘤标志物水
目的:研究术前糖类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 19-9,CA19-9)阴性的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探索其术后预后的主要影响因素及预后标志物,从而为后续治疗和随访工作提供指导。方法:收集2014年0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湖南省人民医院(湖南师范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ICC
甘肃鼢鼠终生生活在地下洞道中,是一种典型的地下鼠,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北地区。地下鼠生活的洞道中氧浓度最低可达6%,并随季节动态变化。甘肃鼢鼠长期的地下生活使得它们进化出许多适应性特征,在形态和生理代谢上与地面鼠存在很多不同。在长期低氧的生存环境,代谢需求与能量供应的平衡是生存的关键。能量生成主要依靠氧化磷酸化,需要大量氧气维持该过程,而甘肃鼢鼠生活在低氧环境,这对其生存提出了严峻挑战,但甘肃鼢鼠却能
桩架是现代桩基础施工中常用的一种工程机械,可搭载长螺旋钻机、套管钻机等工作装置进行钻孔施工。立柱是桩架上所有工作装置的载体,为搭载的工作装置提供可靠的支撑。本文结合企业需求,以某型全液压履带式桩架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桩架在提钻、钻进等工况下的工作载荷,通过在有限元模型中模拟加载进行仿真分析以及现场试验测试,研究立柱的力学特性,在保证力学性能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对立柱进行了以轻量化为目标的结构优化设
项目式学习是新型的实践研究教学模式,旨在让学生对项目问题进行自主研究,一般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实现共同进步,这与高中信息技术的目标不谋而合。基于此,本文释义了项目式学习的含义与特点,以"多媒体信息的处理"为例,阐释项目式学习的应用步骤,以期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思路。
外泌体作为一种纳米级膜小泡,广泛存在于人体体液中。相较于传统的体液活检材料,如循环肿瘤细胞、无细胞DNA,外泌体具有多种优越性,是理想的体液活检材料,在临床诊断及术后监测中具有很大的价值。但现有的外泌体分离提取技术,限制其在诊断领域的推广和应用。本研究通过水热法成功合成CaTiO3/Al3+/Pr3+/Sm3+材料并进行相关材料的表征。为了探究材料的可行性,该材料被应用于人血清外泌体的富集分离并对
在我国,肺癌为严重的恶性肿瘤之一,其致死率极高。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致死率占肺癌的80%左右,且最近几年其发病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中晚期NSCLS的主要治疗方法是化疗,但是化疗的诊治有效率仅为21%上下,甚至更低。云南宣威地区的肺癌病发率和死亡率皆排我国首位,为了对其治疗和预防提供新的干预靶点,研究宣威区域肺癌独特的发病机制与特异的内在
烤烟原料是支撑烟草发展,尤其是中式卷烟发展的基础。四川省是全国第三大烟区,是支撑全国卷烟原料的重要力量。而四川烤烟种植分布在川北、川南、川西五个地市州,种植地域日照时长、气候条件、种植水平不尽相同,各个地方烤烟种植发展水平差次不齐。烤烟化学成分是评价烤烟质量的重要指标,烤烟中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决定烤烟质量,各化学指标以及指标间平衡协调程度决定烤烟的工业使用价值。因此,为了准确认识四川烤烟常规化学成分
荧光生物传感器由于具有合成方便、操作简便、响应迅速、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等优势,已经广泛用于生物传感、化学分析、医药卫生、环境检测等领域。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在人类科学技术水平进步的同时,生物、化学、医学以及环境科学等领域出现越来越多新的分析课题。因此,发展稳定性好、灵敏度高、特异性好、功能性全面的荧光生物传感器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基于DNA步行器和石墨相氮化碳纳米片构建了两种新型荧光生物传感器分别
茄子是夏秋季的主要蔬菜之一,采后在常温下呼吸代谢旺盛,贮运不当极易引起失水萎蔫、腐烂变质,常采用低温冷藏进行保鲜,但不适宜的低温会使茄子发生冷害,严重影响茄子品质。本文以‘黑冠’墨茄为试验材料,研究了贮藏温度对茄子采后自发气调包装(MAP)保鲜效果的影响、间歇升温结合MAP对茄子冷害和贮藏品质的影响,以及从茄子的细胞壁、细胞膜、抗氧化系统及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探讨了间歇升温处理减轻茄子果实冷害的机制